题阙(其四十一)

长幼同欢敬。称尊莫不尊。且能行礼乐。

乡里自称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社会中和谐共处、尊重长幼、遵守礼乐的淳朴乡风。通过“长幼同欢敬。称尊莫不尊。”两句,展现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长者的尊敬与重视,不论地位高低,都以尊称相待,体现了深厚的人伦情感和道德风尚。

接着,“且能行礼乐。”一句点明了社会生活中的另一重要方面——礼乐的实践。在古代中国,礼乐不仅是形式上的仪式,更是维系社会秩序、教化人心的重要手段。通过遵循礼乐规范,人们不仅能够维护社会和谐,还能提升个人修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最后,“乡里自称人。”则强调了在乡村社区中,人们相互之间以平等的身份相待,没有等级之分,彼此间的关系更加亲近自然。这种基于共同生活基础之上的人际关系,进一步深化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勾勒出唐代社会中和谐、有序、尊老爱幼、注重礼仪的社会风貌,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追求的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

收录诗词(353)

王梵志(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 籍贯:卫州黎阳

相关古诗词

题阙(其四十二)

停客勿叱□,对客莫频眉。

供给千馀自,临时请不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题阙(其四十三)

亲客号不疏,建唤则须唤。

食食宁且休,只可待他散。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题阙(其四十四)

为客不呼客,去必主人嗔。

欲得能行事,无过莫避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题阙(其四十五)

逢人须敛手,避道莫前荡。

忽若相冲著,他强必自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