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

洛阳山势互联络,独有龙门称险恶。

不知何年鬼斧凿,两崖壁立犹铁削。

水之东注孰敢遏,奔流直与黄河合。

春来洪涛相喷薄,鱼龙变化争飞跃。

我时西游初至洛,驻马临观履峎崿。

寻读石刻将苔剥,铁画银钩宛犹昨。

登临自愧无新作,把酒风前浇磊落。

浩歌仰观天漠漠,万里悠悠见孤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龙门的壮丽景色和险峻地形,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龙门的自然风貌。首句“洛阳山势互联络,独有龙门称险恶”点出了龙门的地理位置和独特之处,接着“不知何年鬼斧凿,两崖壁立犹铁削”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龙门两岸峭壁如削的壮观景象。

“水之东注孰敢遏,奔流直与黄河合”描述了龙门水势的磅礴,水流直冲黄河,表现出龙门水道的雄伟。接下来“春来洪涛相喷薄,鱼龙变化争飞跃”则通过季节变换,描绘了龙门春日洪涛汹涌,鱼龙在激流中竞相跃动的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诗人随后回忆起自己西游至洛,驻足龙门,面对石刻和铁画银钩的古迹,感慨万千,“寻读石刻将苔剥,铁画银钩宛犹昨”,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敬仰之情。最后,“登临自愧无新作,把酒风前浇磊落”抒发了诗人面对如此壮丽景观,却无法创作出新作的遗憾,以及借酒浇愁的情怀。“浩歌仰观天漠漠,万里悠悠见孤鹤”则以歌声和天空中的孤鹤为结,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远方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龙门自然景观的描绘,结合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历史文化的感慨,语言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998)

陈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谷园

齐奴豪奢世所无,大开金谷城西隅。

花间构亭走石渠,晓日光射珊瑚株。

绮罗围香拥名姝,诗酒或复来文儒。

放浪剧饮朝达晡,东风三日吹不苏。

自谓百岁常欢娱,岂知运去命与俱。

可怜楼前啼绿珠,繁华一旦如华胥。

人间俯仰岁易徂,但见遗址栖烟芜。

吁嗟齐奴不可呼,五马何尔行踟躇。

形式: 古风

渑池会盟台

王风不作游说兴,苏张之辈纷纵横。

区区会盟非一所,独有此台能著名。

忆昔嬴秦誇智力,虎视中原非一日。

关东诸侯多向风,况乃邯郸居咫尺。

秦赵二王同日来,会盟直欲登高台。

瑟声才罢缶声作,军声四面欢如雷。

秦本无心偿赵地,赖有相如多气义。

奈何季世取灭亡,似怪当时璧为祟。

人间俯仰成千年,台基依旧青山前。

登临怀古意无限,西风满树鸣寒蝉。

形式: 古风

鸡鸣台

函关之东形势好,谁筑高台临大道。

鸡声寂寂台久荒,极目平原暗秋草。

昔在七国争雄年,田文好客谁能先。

手挥黄金若土苴,珠履门下常三千。

西入咸阳曾未久,几乎委身雄虎口。

机谋已遂幸东还,狗盗鸡鸣誇益友。

早使文知重贤士,当时不堕嬴秦计。

徒窃狐裘献幸姬,间关出走真儿戏。

文但好客能轻财,大义不明良可哀。

岂不见郭槐昔年称国士,燕山便筑黄金台。

形式: 古风

华山歌

巍巍泰华山,磐礴奠西方。

金精孕灵异,形状非寻常。

孤高拔地五千仞,三峰秀出北斗傍。

乾坤开辟几万载,但见山色恒苍苍。

云梯石磴之险不可以径上,仰见铁縆络石生寒光。

游人扳缘若猿狖,下瞰绝壑魂飞扬。

崄巇历尽至平坦,琳宫贝阙何辉煌。

金芝瑶草纷莫数,琼林珠树森成行。

水帘千尺捲晴雪,丹灶白日凝玄霜。

仙风吹下玉井莲,花瓣岂止十丈长。

世人见之不敢拾,但觉满地生天香。

吁嗟乎,泰华之胜有如此,况遇异人过后名逾彰。

昔闻十六仙,餐霞当糇粮。

一朝功成游碧落,祥鸾瑞鸐同翱翔。

复闻希夷公,高卧白石床。

紫泥丹诏徵不起,幽梦直要追羲黄。

至今遗迹宛然在,岁月已远亭台荒。

我从关东来,见山喜欲狂。

淩晨登绝顶,举目天茫茫。

诸山平地若培嵝,齐州九点犹豪芒。

蓬莱云气恒在目,王京千里遥相望。

欲招瀛州仙,同此乐徜徉。

雕盘擘麟脯,玉斝分琼浆。

双吹紫鸾笙,乘风游帝傍。

愿将万寿献天子,永令四海歌时康。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