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邓叔珍画

画要天机到,常人学不成。

胸中无世事,笔下有诗情。

断岸孤村接,高林远岫平。

不能求片幅,空自识先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绘画需领悟自然的奥秘,常人难以掌握。
心中不关心世俗之事,却在笔下流淌着诗意。
画面尽头是孤独的村庄,与远处的山峦相连。
无法求得一幅完整的画作,只能凭此认识这位大师。

注释

画:绘画。
要:需要。
天机:自然的奥秘。
到:达到。
常人:普通人。
学:学习。
不成:难以做到。
胸中:心中。
无:不关心。
世事:世俗之事。
笔下:笔下的。
诗情:诗意。
断岸:画面尽头。
孤村:孤独的村庄。
接:相连。
高林:高大的树林。
远岫:远处的山峦。
平:相连。
求:寻求。
片幅:一幅完整的画作。
空自:只能徒然。
识:认识。
先生:大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照对邓叔珍绘画技艺的高度赞扬。首句“画要天机到”强调了绘画艺术的精髓在于自然流露,超脱于凡俗技巧之上。接着,“常人学不成”暗示了绘画技艺的高深,不是一般人所能轻易掌握的。

“胸中无世事,笔下有诗情”这两句揭示了邓叔珍的画作能超越现实,富有诗意,反映出画家内心的纯净和情感的细腻表达。接下来的“断岸孤村接,高林远岫平”,通过描绘画面中的景致,展现了画中意境的开阔与深远,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遥远的世界。

最后两句“不能求片幅,空自识先生”表达了诗人对邓叔珍画艺的敬仰,虽然无法求得他的作品,但仅凭对其人品和画风的了解,已足以称其为“先生”。整首诗赞美了画家的艺术才华和独特风格,同时也传达出对艺术真谛的追求和欣赏。

收录诗词(266)

徐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灵晖,自号山民。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他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尤多。一生有三种爱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咏。死后朋友出钱为他安葬

  • 字:道晖
  •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
  • 生卒年:?~1211

相关古诗词

陈保之访宿

不作王侯客,一身如散仙。

少闻人世事,多欠酒家钱。

省语初如傲,高文旧已传。

去灯烧蜡炬,相对坐茫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其三)会景轩

不见日东上,西原雨一晴。

逐时看景异,风物入诗清。

立久飞云灭,身高去鸟平。

石峰何处是,归思忽然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其二)绝境亭

高顶宜登望,吾州见地形。

水通蛮国远,山出海门青。

藓径僧行迹,风枝鹤退翎。

公能同众乐,私帑建官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其四)茶山堂

片山唐国赐,茶有数根留。

几番见人说,今朝还独游。

远波分段白,宿霭向晴收。

却有觉庵主,犹能学道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