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日残雪不消怀旧

老眼今犹见雪明,几番绝景慰生平。

三高祠畔吴江棹,百战军前鄂汉城。

颠沛艰难垂欲死,登临慷慨谩多情。

骆驼乳紫青貂暖,老矣无由再玉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如今老眼还能看见明亮的雪景,一次次壮丽景色抚慰我一生。
在三高祠边的吴江上划船,曾在鄂汉城前经历了无数战斗。
颠沛流离的生活几乎让我丧命,登高望远时情绪激昂却徒有热情。
穿着骆驼毛制成的紫色貂皮衣保暖,年事已高,无法再回到繁华的玉京(可能指京城)。

注释

老眼:形容老年人的眼睛。
绝景:极为壮观或美丽的景色。
三高祠:可能是纪念三位高尚人物的祠堂。
鄂汉城:湖北武汉一带的城市,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个战场。
颠沛:困苦、流离失所。
玉京:古代对京城的美称,这里可能指代京都。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二十八日残雪不消怀旧》。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自己对于往昔岁月的深切怀念和生平经历的沉重感慨。

"老眼今犹见雪明" 这一句表明诗人年迈仍能目睹到清晰的雪景,这里的“雪”常有时间流逝、事物无常之意,暗示了岁月的沧桑和个人的衰老。

"几番绝景慰生平" 这句话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景象的回味和安慰,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 "三高祠畔吴江棹,百战军前鄂汉城" 描述了诗人所经历或目睹过的战争与兵戈带来的破坏和沧桑。这里的“三高”、“吴江”、“百战”和“鄂汉城”,都是用来形容一系列历史事件和地点,通过这些景象,诗人表达了对动荡岁月的感慨。

"颠沛艰难垂欲死" 这句言语中透露着诗人的生命旅途之艰辛与死亡边缘的挣扎,充满了悲凉和无奈。

"登临慷慨谩多情" 这句话表达的是面对过往时光的感伤和怀旧之情,诗人在回忆中沉浸,不能自已。

最后两句 "骆驼乳紫青貂暖,老矣无由再玉京" 描述了生活中的点滴温暖与个人的衰老。这里的“骆驼乳”和“青貂”,都是用来形容物质上的享受,但诗人却表达了即便有这些享受,也无法回复往日的辉煌。

总体来说,方回在这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经历的描绘,抒发了深切的怀旧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力感。他的语言简约而富有表现力,充分展现了古典文学的韵味和内涵。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二十三日天气绝佳西军还二十四日东如绩溪

独坐绿阴下,追思秋日春。

眠蚕方放大,早麦欲尝新。

岂意贼生贼,忍闻人食人。

何时兵遂解,纵遣上城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二月十一日晓发龙山风顺

繁华销歇市朝空,此地何堪著固穷。

久似坎蛙居井底,忽如野鹤出笼中。

宿酲夜解催花雨,归棹春乘上水风。

及得清明到家否,新芽茶绿牡丹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二月十七日偕宾旸市饮二首(其二)

无官岂畏犯金科,饮量真能海纳河。

人老自于春色淡,花开最恨雨声多。

向来伴侣今都尽,乃后光阴复几何。

更挈残樽趋曲巷,小姬摘阮和燕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二月十七日偕宾旸市饮二首(其一)

误著儒冠玷甲科,休官重到旧沙河。

未妨缓步微行好,犹恐傍观窃议多。

我辈相逢唯酒可,桃花如许奈春何。

雪儿人物今难得,一曲离骚醉自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