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李漕(其一)

默祷神仙政隐忧,天心人意已周流。

旱苗已槁七八月,甘雨如期十五州。

风月冷吹云梦晚,水花新浸武昌秋。

异时白粲输官处,知有丰年万斛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默默地祈祷神仙能消除内心的忧虑,上天和人心的愿望已经流转无阻。
干旱的田地已经枯萎了七八个月,期盼的甘霖如约降临在十五个州。
清风明月吹过夜晚的云梦泽,江水新涨滋润着武昌的秋天。
将来丰收的粮食要送到官府,预知会有万斛之多的丰收景象。

注释

默祷:静静地祈求。
神仙:指上天或信仰中的神灵。
政隐忧:内心的政务或忧虑。
天心人意:上天和人的意愿。
周流:流转、遍布。
旱苗:干枯的庄稼。
槁:枯萎。
如期:按照约定的时间。
十五州:泛指多地。
风月:清风明月。
云梦:古代湖泊名,这里泛指广阔水域。
晚:夜晚。
浸:滋润。
异时:将来。
白粲:泛指粮食,这里指稻米。
输官处:送到官府。
丰年:丰收之年。
万斛:形容数量极多,斛是古代容量单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作品,名为《呈李漕(其一)》。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官府施政之忧虑与期待丰收之美好的诗篇。

“默祷神仙政隐忧”,诗人在心中默默地向神灵祈求,希望国家的政治能清明无私,从而解除内心的忧虑。"天心人意已周流"则表达了对上天与民众之心意已经得到充分理解和体察的信念。

接下来的“旱苗已槁七八月,甘雨如期十五州”,描绘了一幅干旱时节农作物枯萎的景象,但同时也寄寓着对及时降临、普泽天下的甘霖所带来希望的美好愿望。

"风月冷吹云梦晚,水花新浸武昌秋"中,诗人通过月夜清风与江水的流动,将自己对未来丰收的憧憬融入到自然之景中。这里的“武昌秋”特指长江流域一带秋天的美丽景色。

最后,“异时白粲输官处,知有丰年万斛收”,诗人表达了在不同时期,通过上缴的税粮来体现国家的富庶与民众的安居乐业。"万斛收"则象征着一年一度的丰硕收成。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政治清明、农业丰收以及国家富强的美好愿望。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呈胡季解

老病颠狂药不医,粗豪骂坐欲何为。

前生纵使希真是,已死尚存忠简知。

颠倒六经鸲鹆舞,澜翻一曲竹枝词。

虽然结袜王生僭,人以此贤张释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寿建康太尉

万里寒风一布袍,特将诗句谒英豪。

正当武曲临凡世,恰值骊龙出海涛。

五马尽投千岁鹤,六军急献万年桃。

不因此日沧溟近,一钓那能得巨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和大参相公(其一)

松深烟锁径,月冷水明楼。

日涨沧溟窄,山阴古木秋。

琴书超物表,气宇识神游。

突兀东南壮,乾坤第一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和大参相公(其三)

山邃龙蟠屈,江昏蜃吐楼。

撞钟千百指,阅世八千秋。

僧笑衣冠累,天容杖屦游。

松梢清影碎,薄月带沙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