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

夕阳门巷静无尘,茶灶烟凝碧树阴。

千尺游丝萦远思,一声幽鸟伴孤吟。

落红庭院春多少,新绿池塘水浅深。

每向静中观物态,荣枯过眼不关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夕阳余晖洒满寂静的街巷,没有一丝灰尘,茶灶上升起的炊烟在碧绿的树荫下凝滞。
长长的游丝牵动着远方的思绪,一只幽静的鸟儿鸣叫,陪伴着孤独的吟唱。
庭院里的落花诉说着春天的消逝,池塘水色新绿,深浅不一。
每当静下心来观察万物形态,生命的兴衰在我眼中都显得无关紧要。

注释

夕阳:傍晚的太阳。
门巷:街道小巷。
静无尘:非常安静,没有尘土。
茶灶:烧水煮茶的炉灶。
烟凝:炊烟凝聚。
碧树阴:绿色的树荫。
游丝:轻盈的蜘蛛丝。
萦远思:牵动远方的思绪。
幽鸟:叫声幽静的鸟。
孤吟:独自吟唱。
落红:凋落的花瓣。
庭院春:庭院中的春景。
新绿:新生的绿色。
水浅深:池塘水的深浅。
观物态:观察事物的状态。
荣枯:生长和凋零。
过眼:从眼前掠过。
不关心:不在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宁静环境中的感受和情感体验。

"夕阳门巷静无尘"一句,以温暖的夕阳作为背景,描绘出一个干净而又安静的小巷子,没有任何喧哗与污染。这里的"夕阳"象征着日落时分的宁静和平和,而"门巷静无尘"则是对这种宁静场景的具体描写,给人以深远之感。

接下来的"茶灶烟凝碧树阴",通过对茶炊上袅绕升起的烟雾与青翠树木的结合,表现了诗人在这一环境中的悠闲心境。这里的"碧树阴"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也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千尺游丝萦远思,一声幽鸟伴孤吟"则是一种情感的流露。诗人通过对细长蜘蛛丝和远处鸟鸣的描写,传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遐想与孤独感受。这两句表明诗人在宁静中不仅观赏自然,更是在与之产生共鸣。

"落红庭院春多少,新绿池塘水浅深"这两句则是对春日景象的进一步描绘。"落红"指的是飘落的花瓣,而"新绿"则是新的绿意,这两者交织在一起,不仅形容了春天的多彩,更表达了时间流转与生命更新换代的主题。

最后,"每向静中观物态,荣枯过眼不关心"一句,诗人表明自己经常在宁静中观察万事万物,对于世间的事物兴衰更迭,看似平常,但已经超脱了对这些现象的执着与关注。这反映出诗人的超然态度和豁达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享受宁静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生命流逝和自然循环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05)

于石(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友人之武林

钱唐江上一帆风,为我重寻旧日踪。

十里湖山空战舰,千年宫阙咽僧钟。

潮生潮落东西浙,云去云来南北峰。

往事茫茫何处问,残烟衰草泣寒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徐子观生挽诗

一片清虚太极心,浮云流水世情轻。

有生已作无生计,未死先求不死名。

墓必预铭唐杜牧,诗能自挽晋渊明。

岿然貌不随年老,留与斯文主夏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栖真院

空翠凝寒不受埃,断崖千尺拥崔嵬。

老僧倚树惊猿去,童子扫阶知客来。

石径晴因松露湿,茶烟远趁竹风回。

禅家也办吟边料,不种闲花只种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读史(其七)

志士匡君贵善谋,古来直笔有春秋。

孔明扶汉何吞蜀,仁杰兴唐乃死周。

成败由人天不管,功名遗恨水空流。

柬之未相姜维将,二子宁无身后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