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观生挽诗

一片清虚太极心,浮云流水世情轻。

有生已作无生计,未死先求不死名。

墓必预铭唐杜牧,诗能自挽晋渊明。

岿然貌不随年老,留与斯文主夏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于石所作,名为《徐子观生挽诗》。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脱世俗的情怀。

“一片清虚太极心”展现了一种修炼到极致的心境,仿佛达到了道家所追求的“太极”,代表着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状态。“浮云流水世情轻”则描绘了诗人对红尘俗世的超然态度,如同漂泊在天地间的云和流动不息的水,世间的情感纠葛已变得轻飘。

“有生已作无生计,未死先求不死名”表达了一种面对生命与死亡的智慧。诗人似乎早已超越了生与死的束缚,将目光投向了永恒和不朽的追求。

“墓必预铭唐杜牧,诗能自挽晋渊明”则是诗人对于自身文学成就的自信。这里提到的“唐杜牧”和“晋渊明”,分别指的是唐代的杜甫和晋代的陶渊明,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巨匠。诗人将自己的墓志铭预先交由他们这般伟大的前辈来撰写,表达了一种对自己作品超越时空、能够与古代名家比肩的自信。

“岿然貌不随年老”则是形容诗人的精神状态依旧坚毅如昔日,而非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最后一句“留与斯文主夏盟”中,“斯文”指的是文学作品,诗人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够传承下去,与后世结成不解之缘。

整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词藻,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追求永恒价值的一种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205)

于石(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栖真院

空翠凝寒不受埃,断崖千尺拥崔嵬。

老僧倚树惊猿去,童子扫阶知客来。

石径晴因松露湿,茶烟远趁竹风回。

禅家也办吟边料,不种闲花只种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读史(其七)

志士匡君贵善谋,古来直笔有春秋。

孔明扶汉何吞蜀,仁杰兴唐乃死周。

成败由人天不管,功名遗恨水空流。

柬之未相姜维将,二子宁无身后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读史(其六)

莫言世事祇如棋,千载是非人共知。

吾道废兴时否泰,人才进退国安危。

诗书未火秦犹在,党锢无钩汉亦衰。

覆辙相寻多不悟,抚编太息此何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读史(其五)

今来古往一封疆,虎斗龙争几帝王。

百二山河秦地险,八千子弟楚天亡。

朝廷有道自多助,仁义行师岂恃强。

往事废兴何处问,寒烟衰草满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