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六)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职]韵

翻译

对着席案上的美食却难以下咽,拔出宝剑对柱挥舞发出长长的叹息。
大丈夫一辈子能有多长时间,怎么能小步走路的失意丧气?
放弃官衔辞职离开,回到家中休养生息。
早上出家门与家人道别,傍晚回家依然在亲人身边。
在床前与孩子玩耍,看妻子在织布机前织布。
自古以来圣贤的人都生活得贫贱,更何况我这样的清高孤寒又正直的人呢?

注释

案:一种放食器的小几。
又,案,即古“椀”(碗)字。
会:能。
这句是说一个人生在世上能有多久呢?安能:怎能。
蹀躞:小步行走的样子。
这句是说怎么能裹足不前,垂翼不飞呢。
弄儿:逗小孩。
戏:玩耍。
孤且直:孤高并且耿直。
这二句是说自古以来圣人贤者都贫困不得意,何况像我们这样孤高而耿直的人呢!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现实不满和内心苦闷的作品。诗人以“对案不能食”开篇,展示了他的无奈与悲愤。接着,“拔剑击柱长叹息”则透露出他心中的不甘与激烈情绪。他自问“丈夫生世会几时”,表达了对于理想无法实现的苦恼。

“安能蝶躞垂羽翼”这句,诗人借物抒情,以蝴蝶为喻,表达自己愿意像蝴蝶那样自由自在,但却不得志。随后,“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则是他放弃了仕途,选择归隐田园,寻求内心的平静。

诗人接着描绘自己的日常生活:“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这些平淡的家居景象,反映了他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最后,“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诗人感慨于历史上的贤士多遭遇困境,而自己又是孤独且性格直率之人,更是难以在世俗中立足。这也从侧面表达了他对于社会现实的无力感和悲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理想与现实,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归于自然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02)

鲍照(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字:明远
  • 生卒年:约415年~466年

相关古诗词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四)

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

故乡窅窅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

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

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将死胡马迹。

宁见妻子难。男儿生世轗轲欲何道。

绵忧摧抑起长叹。

形式: 乐府曲辞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九)

剉蘖染黄丝。黄丝历乱不可治。昔我与君始相值。

尔时自谓可君意。结带与我言。死生好恶不相置。

今日见我颜色衰。意中索寞与先异。

还君金钗玳瑁簪。不忍见之益愁思。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寘]韵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八)

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阳春夭冶二三月。

从风簸荡落西家。西家思妇见悲惋。

零泪沾衣抚心叹。初我送君出户时。

何言淹留节回换。床席生尘明镜垢。

纤腰瘦削发蓬乱。人生不得恒称意。

惆怅徙倚至夜半。

形式: 乐府曲辞

拟阮公夜中不能寐诗

漏分不能卧,酌酒乱繁忧。

惠气凭夜清,素景缘隙流。

鸣鹤时一闻,千里绝无俦。

伫立为谁久,寂寞空自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