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三绝句(其二)

玄冥留雪付勾芒,桃李虽忧麦未伤。

膏泽较迟三十日,问天此意亦茫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冬天的寒气留给勾芒去处理,虽然桃花李花担忧,但小麦还未受到伤害。
春雨的滋润比平时晚了三十天,询问上天这样的安排,也感到迷茫无际。

注释

玄冥:古代神话中的冬神,掌管冬季和寒冷。
勾芒:古代神话中的春神,负责春天的到来和植物生长。
膏泽:春雨或恩惠,这里指春雨的滋润。
茫茫:形容广阔无边或迷茫困惑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的《大雪三绝句》中的第二首。诗人以"玄冥留雪付勾芒"起笔,将冬神玄冥和春神勾芒相提并论,暗示了冬季积雪尚未消融而春天的脚步已近。"桃李虽忧麦未伤"描绘了桃花李花虽担忧严寒对麦苗的影响,但麦子还未受到实质性的伤害,显示出春天生机勃勃的一面。

"膏泽较迟三十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雨(膏泽)来得稍晚的期待,"三十日"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推移,也反映了农耕社会对节气变化的敏感。最后,"问天此意亦茫茫"以疑问语气收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对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感,同时也暗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象,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的关注以及对大自然微妙变化的细腻观察。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大雪三绝句(其一)

闰岁穷冬已是春,当寒却暖未宜人。

阴风半夜催飞霰,稍净天街一尺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大雪三绝句(其三)

连岁金明不见冰,上春风雪气棱棱。

台中曾奏五行传,到此施行愧未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子瞻与长老择师相遇于竹西石塔之间屡以绝句赠之又留书邀辙同作遂以一绝继之

远老陶翁好弟兄,虎溪庐阜久逢迎。

何须更要经平子,清议从来贵士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子瞻赠岭上老人次韵代老人答

岭头卢老一炉灰,长短根茎各自栽。

轻贱已消先世业,知君海上去仍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