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竹篦举起成生杀,岂肯容人乱札锥。
劈脊一挥如荐得,银山铁壁也光辉。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手持竹篦的人物形象,展现出坚定而决绝的力量。"竹篦举起成生杀",暗示了竹编工具在某种仪式或战斗中的重要性,它被赋予了决定生死的权力。"岂肯容人乱札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工具的威严和不容挑衅的态度,暗示着秩序和纪律。
"劈脊一挥如荐得",通过生动的动作描绘,展现了竹篦使用者的精准与力度,仿佛一击就能决定胜负,如同献祭一般庄重。"银山铁壁也光辉"运用比喻,将竹篦比作坚固的银山铁壁,赞美其坚韧不拔,即使面对再强的对手也能熠熠生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竹篦这一物象,寓言般地表达了权威、决心和力量,以及对秩序和技艺的尊崇。诗人释了一以简洁的语言和强烈的视觉效果,传达出一种深沉而有力的意境。
不详
乌臼分明棒有眼,这僧直是眼无筋。
假饶打著百千个,切莫将伊挂齿唇。
春有百花夏有热,秋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閒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白日街头独自行,夜间屋里独自卧。
山高不碍白云飞,竹密不妨流水过。
南泉特地指瓶,隐峰便来泻水。
两人自不识羞,掘地深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