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宏道劝释奠致斋

斋居屏尘务,况复儒宫清。

木落必粪本,祭菜敢不诚。

瑚簋见三代,错落罗两楹。

骨冷破梦境,虚窗坐黎明。

祠官趣盥颒,珊然环佩声。

巍巍素王像,视若四海营。

当时杏坛士,与享彯华缨。

乐教属昭代,弟子陈歌笙。

端如从陈蔡,琴舞纷纵横。

元功流万祀,德大遍诸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斋居生活中的清静与虔诚,以及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诗人葛胜仲在描述斋居生活时,强调了摒弃尘务、追求内心的清净。通过“木落必粪本,祭菜敢不诚”,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祭祀活动的庄重态度。

接着,诗人描绘了祠堂内的装饰与氛围:“瑚簋见三代,错落罗两楹。” 珍贵的器物排列有序,象征着对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尊崇。在这样的环境中,“骨冷破梦境,虚窗坐黎明”,诗人似乎在晨光中冥想,内心宁静而深沉。

“祠官趣盥颒,珊然环佩声” 描述了祭祀仪式的庄严与神圣,通过“巍巍素王像,视若四海营”表达对古代圣贤的景仰,仿佛他们就在眼前,指导着一切。

最后,诗人提到“当时杏坛士,与享彯华缨”,描绘了古代学者与圣贤共享知识的场景,以及“乐教属昭代,弟子陈歌笙”的教育盛况。通过“端如从陈蔡,琴舞纷纵横”,展现了古代教育的生动与活力。整首诗以“元功流万祀,德大遍诸生”结尾,表达了对古代圣贤功绩的赞美与对后世影响的肯定。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斋居生活的清静与虔诚,更蕴含了对古代文化、教育与圣贤的深刻敬仰与赞美。

收录诗词(723)

葛胜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 字:鲁卿
  •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 生卒年:1072~1144

相关古诗词

次韵卢行之知原见赠

元丰诗礼将,勋略传万口。

长城国西陲,寄托十年久。

折箠笞黠羌,游魂屡穷走。

羊公缓裘带,李广静刁斗。

黑头已青云,日昃笑击缶。

阴功与忠谏,二俱宜有后。

绳绳丈夫子,茂宰最称首。

不裁犹能裁,应有既尽有。

丘坟三十车,习复不置手。

尚友千载人,岂论骨已朽。

芳兰秀深林,嘉芑就菑亩。

宜为数旬客,顾作三日妇。

行闻尺一来,内阁延枚叟。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次韵季明

我生任飘荡,所向如虚舟。

谁能涉险难,入此正急流。

行止两无累,自遂逍遥游。

巉路岂不佳,夙意非所留。

迎亲四门馆,登道初麦秋。

政喜寝门近,敢言征路悠。

山阳雨连月,平陆不可求。

居将杂蛙黾,渚不辨马牛。

淮湖共瀰漫,以为行者忧。

今朝好风色,歌笑轻阳侯。

红鳞上圉圉,可以供殽羞。

便呼拍浮船,甘味苴两头。

坐待缺月挂,玉斧亦可修。

酩酊聊自彊,淹速非人谋。

数程次京国,犹待半蓐收。

相从共蒲酒,赖有嵇阮俦。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再和示季明

剑不用置履,柏非可为舟。

古来倜傥士,渠肯甘凡流。

君材早迈往,华问驰交游。

高文笔如扫,隽辨舌不留。

白黑自了了,皮里藏阳秋。

拥卷得渊旨,奋辞祛缪悠。

身虽不求人,政自人所求。

恢恢有馀刃,所见无全牛。

亨衢恐不免,位遇岂足忧。

初官三语掾,审克裨藩侯。

退公丰暇裕,问学日益羞。

行为孔独诵,端以贾长头。

嗟余过立境,没没谢蕴修。

广文一饭足,其他非所谋。

胜境定时访,良书亦可收。

但恐与君别,无复往朋俦。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诵金刚经满二藏偶作

我诵大智度,非疾无日空。

铜炉海岸香,亦复充净供。

积数向洛叉,而实未尝诵。

凡诸有为法,实如幻泡梦。

一字本不立,况有千百颂。

不受一切法,乃簉预流众。

于法有所得,十八成不共。

妙理端会心,筌蹄那复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