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龚诩所作的《记会稽周士翔先生遗语二绝句》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孝道和忠诚的深刻理解。"父雠不报活何为",这里的"父雠"指的是父亲的仇恨或冤仇,诗人认为如果不能为父亲报仇雪恨,那么活着就没有了意义。这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家族荣誉和个人责任的重视。
"乐府曾闻太白词",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中常有豪放的情感和深沉的人生感慨。诗人提到李白,可能是在暗示自己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如同李白诗歌中的那种坚韧和不屈。
"人子不从天子赦",这里的"人子"指孝子,"天子赦"是指帝王的赦免。诗人强调即使在君主宽恕的情况下,如果涉及到为父报仇的原则,孝子也应该坚持原则,不轻易放弃复仇的决心。
"片言千载有馀师","片言"指简短而有力的话语,"千载有馀师"则表示这样的精神即使历经千年仍有教导后人的价值。诗人高度赞扬了这种坚守孝义、忠诚不渝的精神,认为它是值得后世学习的榜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孝道和忠诚的深刻理解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