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行

槎牙古树海天涯,长与东风竞岁华。

翻见白头人易老,独留疏影傲烟霞。

昔年自幸栽培早,岁月几何今合抱。

仰看皮骨正苍苍,肯随樗栎同枯槁。

托身不入百花丛,屹立乾坤秋复冬。

雪里奇葩千万簇,春来云锦烧天红。

繁华尽付风尘外,惟有丹心长不改。

纷纷百卉竞销沉,姚黄魏紫今谁在。

飞絮漫天东复西,零落残红逐马蹄。

片片直随流水远,渔人争讶武陵溪。

君不见园陵多植冬青树,森森丛棘知何处。

又不见柏梁高架承露台,金茎露冷旋成灰。

何如深根著南土,长年饱历冰霜苦。

参天咫尺日月光,肯为人间作栋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木棉行》以木棉为题,描绘了木棉坚韧不拔、独立自主的生命力和高尚的品格。诗人通过对比木棉与百花、百草的不同命运,展现了木棉的独特魅力。

首句“槎牙古树海天涯”,描绘了木棉生长在遥远的海边,历经沧桑,枝干错综,形象地展示了木棉的古老与坚韧。接着,“长与东风竞岁华”一句,将木棉与春风相对比,表现了木棉在春风吹拂下依然保持其独特的生命力,不与百花争艳。

“翻见白头人易老,独留疏影傲烟霞”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木棉人格化,表达了木棉虽历经岁月沧桑,但依然保持着傲然的姿态,不随波逐流,独自留下清逸的影子,与烟霞相映成趣。

“昔年自幸栽培早,岁月几何今合抱”两句,通过回忆过去,赞美木棉早年的努力与成长,强调了时间的力量与木棉的成长过程。

“仰看皮骨正苍苍,肯随樗栎同枯槁”一句,将木棉与樗栎(一种低劣的树木)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木棉的坚韧与高洁。

“托身不入百花丛,屹立乾坤秋复冬”两句,描述了木棉独立于百花之外,无论春夏秋冬,都屹立不倒,展现了其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雪里奇葩千万簇,春来云锦烧天红”两句,通过描绘木棉在雪中绽放的美丽与春天时如云锦般的绚烂,展现了其生命力的旺盛与色彩的丰富。

“繁华尽付风尘外,惟有丹心长不改”一句,表达了木棉即使在繁华落尽之后,仍能保持其内心的纯净与不变,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

“纷纷百卉竞销沉,姚黄魏紫今谁在”两句,通过对比百花的凋零与木棉的永存,强调了木棉的独特价值和持久的生命力。

“飞絮漫天东复西,零落残红逐马蹄”两句,描绘了其他植物随风飘散、零落的情景,反衬出木棉的独立与坚强。

“片片直随流水远,渔人争讶武陵溪”一句,通过渔人的惊讶,进一步强调了木棉的非凡之处,仿佛引领人们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最后,“君不见园陵多植冬青树,森森丛棘知何处。又不见柏梁高架承露台,金茎露冷旋成灰。何如深根著南土,长年饱历冰霜苦。参天咫尺日月光,肯为人间作栋梁”几句,通过对比其他植物的命运,赞美了木棉扎根南方,历经严寒酷暑,最终成为参天大树,为人类提供庇护,象征着木棉的崇高价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木棉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木棉的自然美,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独立自主精神的赞美,以及对高尚品质和无私奉献的颂扬。

收录诗词(390)

庞尚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卧游罗浮和卢方伯

曾拟罗浮访列仙,风烟缥缈石楼前。

林亭丹灶知何在,欲问当年葛稚川。

俯仰天吴如咫尺,万里乾坤悬几席。

黄龙洞口驾飞云,四百峰头生羽翼。

沧海瀰漫东复东,三更日出海波红。

枕书高望扶桑顶,咫尺天河有路通。

参差台殿曾游处,鹿鸣涧底闻人语。

捲帘飞瀑昼生寒,朱明草木多风雨。

谁是名山真主人,蓬莱阁上好寻真。

神游八极清风远,壶里同收天下春。

形式: 古风

谭山人过草堂有赠

乾坤尽是吾儒事,谁称磊落奇男子。

如君半字不浪谈,皮里春秋比青史。

古来天地本一家,孑身万里醉流霞。

目前管仲岂易得,海内谁为鲍叔牙。

下笔风涛从地起,凭陵草木从风靡。

曾期待诏金马门,汉廷久监嗟知己。

岁寒风雪到茅庐,手持痛哭万言书。

气吞河岳填胸臆,瓶粟虽空常晏如。

浮名笑付东流外,虫臂鼠肝同覆载。

高风千古重夷齐,王侯将相今何在。

世间多少临江麋,抵触偃卧终何为。

人生遇合会有时,何用攒眉强赋诗。

形式: 古风

岁晏行

黄雾飘飘朔风起,岁除日月今馀几。

炉烟欲尽书生寒,三阳开泰从兹始。

钓鱼台上独盘桓,雪消云散海天宽。

罗浮东望如咫尺,神游曾入梅花村。

多暇田园依竹榻,挂壁藤蓑悬短锸。

牛犊长鸣扣角歌,黄鸡白酒过残腊。

羽檄宵传海若惊,献俘方喜来夷庭。

蛮荒复报群酋乱,壮士何人愿请缨。

闾阎纷纷按图籍,里中鸡犬无宁夕。

尺田寸宅鱼鸟身,公家何苦相驱逼。

我本江南一布衣,逢时经略愿多违。

太平天子勤南顾,谁向苍生为察眉。

形式: 古风

金山寺闻鸡

万籁沉沉玉宇开,水中山寺郁崔嵬。

钟闻两岸烟光动,恍惚声从天上来。

黄鸟枝头向人语,和鸣追逐丛阴里。

对此翻怜求友情,故人千里知何处。

奇毛濯露长翩跹,四顾螳螂且避蝉。

中流隔断尘寰路,那得王孙挟弹丸。

儿童争讶莺莺好,高飞自爱春风早。

翠竹山房寄此身,何须更觅蓬莱岛。

幽谷常怀一片心,江湖随地有知音。

祇园共识迁乔意,日月重明双树林。

翻经台上天花落,九曲江流环草阁。

岩头徙倚万山低,披云欲跨麟洲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