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周善长省亲

客路三千亲七十,行道无情亦沾臆。

阿娘七十更加四,阿翁七十更加八。

人生至乐那有是,君独胡为此役役。

五鼎珍羞不见多,一盂菽水堪为悦。

八方渺渺夕阳西,与君早决归来策。

高曾规矩父弓冶,君家正印斯文脉。

我生喜读平园文,到老更看梅谷集。

此翁岂弟真可人,直把文章事游剧。

庆儿二首望不浅,城山佳谶真端的。

相边佳作渐家数,慎真不觉誉儿癖。

更想高阳寿内辞,曾是修行咽梅实。

二老随宜也自欢,终欠斑衣儿在侧。

须知团聚第一乐,此外蝇知总无益。

名骥坠地千里心,丹凤冲霄九秋翼。

萧曹事业已千千,当年岂要从刀笔。

丈夫未遇固脱略,时人孰测调元术。

平园相谱当相传,抚卷临风三叹息。

勖哉勖哉后之人,百世诗书尚馀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熊鉌创作的《赠周善长省亲》,表达了对周善长省亲行为的感慨和对其家庭亲情的赞赏。诗中首先描绘了周善长长途跋涉探望年迈父母的孝行,称颂其无私的亲情关怀。接着,诗人指出人生的真正快乐并非物质享受,而是家庭和睦,尤其是陪伴父母。他提到周家世代书香门第,对文学有着深厚的传统,赞扬周善长本人酷爱文章,视之为游戏。

诗中还提及周善长的儿子们才华出众,有望继承家族文脉,以及周善长的父母虽年事已高,但能与家人共度欢乐时光,这是最大的幸福。诗人感叹人生短暂,勉励后人珍惜团聚,追求真才实学,而不是功名利禄。最后,诗人寄予厚望,希望周家的优良传统能够代代相传,诗书传家的精神永续。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赞美了亲情,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深厚的道德教化意义。

收录诗词(114)

熊鉌(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铄,字位辛。一号退斋。度宗咸淳十年进士。授汀州司户参军。入元不仕。幼志于濂、洛之学,从朱熹门人辅广游,后归武夷山,筑鳌峰书堂,子弟甚众。有《三礼考异》、《春秋论考》、《勿轩集》等

  • 字:去非
  • 号:勿轩
  • 籍贯:建宁建阳
  • 生卒年:1253—1312

相关古诗词

赠笔生

东坡咏鼠须,山谷歌猩猩。

微物岂足道,斯文颇关情。

片言斧钺凛,一字华衮荣。

化工运方寸,亦自芒端生。

寄语管城子,所托甚非轻。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赠琢砚

我闻铜雀瓦,只覆娇屋姝。

又闻端溪石,只近贪泉夫。

胡为得贵重,置我几案隅。

尚恐习气腻,解使简册污。

我有一寸铁,秉心与之俱。

永矢磨不磷,千载明区区。

彼哉瓦与石,飘掷付太虚。

形式: 古风

沁园春.自寿

自笑生身,历事以来,垂六十年。

仿浮沈闾里,半非识面,交游朋友,各已华颠。

富贵不来,少年已去,空见悠悠岁月迁。

虽然是,壮心一点,犹自依然。新阳又长天边。

人指似山间诗酒仙。

算胸次崔嵬,不胜百榼,笔端枯槁,难足千篇。

隐几杖藜,相耕听诵,聊看诸郎相后先。

馀何事,但读书煮茗,日晏高眠。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押[先]韵

贺新郎.海棠次刘草窗韵

旧事凭谁诉。记锦宫、初试浓妆,前身天女。

玉辇行春娇侍夜,浴殿温泉轻注。

一点点、猩红啼吐。

绣屋篝香春睡足,细温存,怕遣惊风雨。

春梦散,黯凝伫。韶华寂寞今何许。

想故宫、柳亦凝愁,倚栏停舞。

欲趁啼鹃归月下,可奈川回山阻。

倩万里、鹄来衔子。

工部无诗虽结恨,道无香、更恨痴人语。

拌绝艳,付黄土。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