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沧浪矶送刘仲谦

古冶城西行二里,大梦山前见湖水。

势接危栏拍断矶,直似沧浪烟景底。

藕花菱叶吹香时,鸂鶒鸿鶄来去飞。

丹石凝云作铜烂,碧沙射日生琼辉。

胡为同心不共赏,几度相思成独往。

花宫钟鼓久寂寥,梵宇楼台但苍莽。

适君见我自六平,报最又欲趋承明。

分携肯惜矶下醉,留别须题矶上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刘仲谦在沧浪矶边送别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和离别之情。诗中“古冶城西行二里,大梦山前见湖水”开篇即以开阔的视野引入,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壮丽的山水画卷之中。接着,“势接危栏拍断矶,直似沧浪烟景底”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湖水与岸边岩石的和谐交融,仿佛置身于烟波浩渺的自然景观之中。

“藕花菱叶吹香时,鸂鶒鸿鶄来去飞”描绘了夏日荷花飘香、菱叶轻摇的景象,以及水鸟自由飞翔的动态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丹石凝云作铜烂,碧沙射日生琼辉”则以夸张的手法,将岩石与沙地在阳光下的色彩变化描绘得淋漓尽致,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自然魅力。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友人离别的感慨:“胡为同心不共赏,几度相思成独往。”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共享美景的渴望,以及因分别而产生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花宫钟鼓久寂寥,梵宇楼台但苍莽”则通过对比,突出了离别后的寂静与空旷,进一步加深了离愁别绪。

最后,“适君见我自六平,报最又欲趋承明。分携肯惜矶下醉,留别须题矶上名”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再次相聚的期待,以及在分别之际,愿意以诗歌的形式留下纪念,体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与壮阔,更蕴含了深沉的人情味和对友谊的珍惜,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5)

林伯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为张文初题画赠洽公

禅翁安禅不出山,画史为画山中閒。

寒月高悬碧萝幌,晓云深护青松关。

宝地乐声闻涧底,梵天香气识林端。

定回幽壑猿叫断,食边绝巘马飞还。

盖头把茆亦自好,栖身十笏何其烦。

贯休能诗誇宇内,文畅得序传人间。

新图摩挲重叹息,旧径髣髴穷跻攀。

听师拂尘说善果,使我拂袖辞尘寰。

形式: 古风

题入定门

石门闭空翠,中有释子居。

藤萝蔽白日,化景人世殊。

真僧坐何年,膝下穿黄芦。

劫灰几轮变,悟此因地初。

茫茫圆镜中,一脱尘垢污。

斯门尚可入,余亦当结庐。

形式: 古风

清心桥晚坐

危桥临清流,水影逗寒石。

上有千仞松,年深翳萝薜。

杖策谐幽寻,吟啸终日夕。

心与寒流清,迹比浮云寂。

即此澹忘归,香风满巾舄。

形式: 古风

凝霜树

南山有嘉木,翠影何离离。

东风丽晴旭,秋月悬枯枝。

泠然一夜霜,曙色凝参差。

恍疑云锦张,乍若霞彩施。

即兹有琼树,何必仙路奇。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