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术士姚有应自号通灵心神仙口(其二)

仙在虚怀不可知,神仙有口欲何为。

餐风吸露嚣尘表,说地谈天烂醉时。

不带一星烟火气,尽饶三寸帝王师。

到头莫把真机泄,静默元来未是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神仙的存在深不可测,他们开口又能做什么呢?
在清风和露水中生活,远离尘世喧嚣,只有在畅谈天地时才会喝得大醉。
他们不沾染丝毫人间烟火气,即使是帝王之师也对他们无可奈何。
到最后,千万不要泄露真正的秘密,因为沉默其实并不意味着愚蠢。

注释

仙:指神仙或超脱世俗的人。
虚怀:深不可测,难以捉摸。
餐风吸露:形容神仙般的生活方式,不食人间烟火。
嚣尘表: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
说地谈天:随意交谈,无所不谈。
烂醉时:非常投入,忘我状态。
烟火气:人间烟火味,指世俗的气息。
帝王师:帝王的老师,比喻地位高的人。
真机:真正的秘密或奥秘。
静默:沉默。
痴:愚蠢,这里指误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姚勉赠予一位自号通灵心、神仙口的术士姚有应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术士超凡脱俗的形象和生活态度。首句“仙在虚怀不可知”暗示了术士的神秘与深藏不露,接着“神仙有口欲何为”表达了他虽然拥有非凡的能力,但并不轻易展现或寻求世俗的功名。术士过着餐风饮露、远离尘嚣的生活,“餐风吸露嚣尘表,说地谈天烂醉时”,体现了他的逍遥自在和淡泊名利。

“不带一星烟火气”进一步强调了他的超然,即使是帝王之师,他也无丝毫权势之心。“尽饶三寸帝王师”则以帝王师的身份反衬其清高,不为权势所动。最后两句“到头莫把真机泄,静默元来未是痴”告诫术士,真正的智慧在于沉默和内敛,过于显露反而失去了其神秘与价值,静默并非愚痴,而是修行的至高境界。

整首诗通过赞美术士的特立独行和超凡气质,展现了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敬仰和对道家无为而治理念的认同。

收录诗词(539)

姚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成一,、飞卿。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 字:述之
  • 号:蜚卿
  • 籍贯: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
  • 生卒年:1216~1262

相关古诗词

赠术士姚有应自号通灵心神仙口(其一)

一点灵虚镜样明,只须提掇要常醒。

微几才动先知吉,万象交森独测灵。

至寂静中能有感,遍酬应后却无形。

死灰枯木都非法,但读吾儒一字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赠玉隆都监周抱一

一别丹霞洞,何年到此邦。

犬随烧药鼎,鹤伴改诗窗。

谈柄风生席,清标月在江。

西山闻欲隐,来访鹿门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赠朱五星

贵贱由来不自齐,巧将躔次说高低。

星环云汉胸罗列,斗挹天浆手独提。

太乙昨传当蜀道,文昌今喜尚江西。

中兴气运应从此,试问何时复聚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赠庐陵三刘神童

唐时刘正字,今复见庐陵。

珠树三根秀,金门一日登。

赠君无句锦,觅我到溪冰。

不为炎凉变,童年有此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