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亭

雨色昏何在,铃声怨阿谁。

一朝人世改,万事帝心知。

西去身虽脱,东边势更危。

祇应南内里,不似上亭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忧郁与变迁的场景。首句“雨色昏何在”,以昏暗的雨色开篇,暗示了环境的沉闷与氛围的压抑,仿佛是心灵深处的迷茫与困惑。接着,“铃声怨阿谁”一句,通过铃声的哀怨,将情感推向了更为深沉的层次,似乎在诉说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痛苦或遗憾。

“一朝人世改,万事帝心知”两句,揭示了世事无常,人事变迁的深刻主题。这里的“帝心”既可理解为帝王的心思,也可泛指人心的变化,表达了对世间变化莫测的感慨和对人心难以捉摸的无奈。

“西去身虽脱,东边势更危”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西去或许象征着离开或解脱,但同时东边的局势却更加危险,这不仅反映了现实中的矛盾与冲突,也隐喻了个人命运与社会大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

最后,“祇应南内里,不似上亭时”以对比的手法收尾,暗示了某个特定地点(可能是皇宫内的南内)在经历了某种变化后,不再如过去一般。这里可能蕴含着对权力更迭、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失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深切感悟,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496)

王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 字:景文
  • 号:雪山
  • 籍贯:郓州(今山东东平)
  • 生卒年:1135年—1189年

相关古诗词

雨花台

乱草踏秋碧,斜阳立晚红。

天低昏海雾,江阔渡淮风。

台有馀基壮,碑无旧观丰。

愁人惜倦眼,不敢送归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见九华峰有四十馀其最秀者不知孰为九也因作是诗

稍稍云气散,溶溶山态回。

翠旌千丈立,宝障百重开。

此地真堪老,何时遂得来。

海中蛟蜃恶,吾不问蓬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送虞丞相孙运干诗三首(其一)

祖予尚闭户,景文当入山。

未能黄绮外,姑在尚彭间。

眼到风尘暗,头依树石斑。

曹溪有正路,飞倦要知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送虞丞相孙运干诗三首(其二)

尚象子生子,高风新又新。

昔看三桧戏,今见一槐春。

父祖有家法,典型如老人。

傍观应自肯,自肯乃方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