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如濯濯春杨柳,彻骨风流。脱体温柔。
牵系多情尽未休。最怜恰恰新眠起,云雨初收。
斜倚琼楼。叶叶眉心一样愁。
这首词作是《采桑子》,出自宋代词人向子諲之手。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春日里杨柳的柔和与生机,以及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愫。
"人如濯濯春杨柳,彻骨风流。脱体温柔。牵系多情尽未休。" 这几句描绘了早春时节,杨柳随风轻拂,宛如人间的柔情。这股风流不仅触及肌肤,更是渗透到诗人的骨髓之中,显示出一种无法言说的温柔与多情。
"最怜恰恰新眠起,云雨初收。斜倚琼楼。叶叶眉心一样愁。" 这几句则转折到诗人对新睡醒来的女子的怜悯之情。春日里的细雨刚刚停歇,女子在精致的楼阁中缓缓起身,而每一片树叶都似乎映照出诗人的眉间忧愁。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意境。春天的杨柳与风,是温柔的情感;新醒的女子与初收的云雨,是怜爱的情怀;斜倚的琼楼与叶叶的忧愁,则是深沉的情绪。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勾勒出一个充满情感和意象的空间。
不详
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新月低垂帘额,小梅半出檐牙。高堂开燕静无哗。
麟孙凤女,学语正咿呀。
宝鼎剩熏沈水,琼彝烂醉流霞。芗林同老此生涯。
一川风露,总道是仙家。
梅与雪争姝。试问春风管得无。
除却个人多样态,谁如。细把冰姿比玉肤。
一曲倒金壶。既醉仍烦翠袖扶。
同向凌风台上看,何如。且与芗林作画图。
雨过林峦静,风回池阁凉。窥人双燕语雕梁。
笑看小荷翻处、戏鸳鸯。共饮菖蒲细,同分彩线长。
今朝真不负风光。绝胜几年飞梦、绕高唐。
梁苑千花乱,隋堤一水长。眼前风物总悲凉。
何况眉头心上、不相忘。因梦聊携手,凭书续断肠。
已惊蝴蝶过东墙。更被风吹鸿雁、不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