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木棉初种时,其子皆露天。

意在衣被人,不肯为人怜。

我行忽见之,三叹心惕然。

感此复再拜,草中有大贤。

丈夫生宇内,岂止图自全。

鹑衣瓮牗下,措意在八埏。

杯水虽至微,味亦同深渊。

泰山非不高,远视等一卷。

但使志今存,何必快目前。

惜哉彼下士,白发守遗编。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清代程岫的《杂诗》描绘了木棉种子坚韧不屈的形象,寓意深远。首句“木棉初种时,其子皆露天”,以木棉种子的自然生长状态,象征人之初性本善,不求庇护。接下来,“意在衣被人,不肯为人怜”表达了主人公对自我价值的坚守,不愿依赖他人。

诗人感叹“我行忽见之,三叹心惕然”,对木棉的精神深感敬佩。他将木棉比作“草中大贤”,赞美其高尚品格。随后,“丈夫生宇内,岂止图自全”进一步强调了男儿志向应超越个人安逸,追求更广阔的天地。

“鹑衣瓮牗下,措意在八埏”借贫寒生活来展现胸怀壮志,即使身处困境,心中依旧有远大的理想。“杯水虽至微,味亦同深渊”运用比喻,表达即使微小之事也能蕴含深意,暗示人生哲理。

最后,“泰山非不高,远视等一卷”以泰山的高大比喻志向的伟大,而“但使志今存,何必快目前”则传达出不求眼前短暂快乐,只求志向永存的人生观。结尾惋惜那些目光短浅的人,只能守着过去的典籍,未能领悟到真正的贤德。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木棉的意象,寄寓了作者对高尚人格和远大志向的推崇,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3)

程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分日忆子用济

遇节思吾子,吟诗对夕曛。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逆旅空弹铗,生涯只卖文。

归帆宜早挂,莫待雪纷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与冢妇朱柔则

深闺白日静,熏香垂罗帱。

病起罢膏沐,淡若明河秋。

自汝入家门,操作苦不休。

蘋藻既鲜洁,牖户还绸缪。

丈夫志四方,钱刀非所求。

惜哉时未遇,林下聊优游。

相对理琴瑟,逸响随风流。

潜龙慎勿用,牝鸡乃贻羞。

寄言闺中子,柔顺其无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子用济有远行诗以贻之(其二)

野雀从南来,翩翩思择木。

感此主人贤,飞鸣集其屋。

才地非独优,处卑愿亦足。

矧有嘉树林,朝昏托栖宿。

鹰鹯过莫窥,罻罗无由触。

哀彼《黄鸟》诗,长谣念邦族。

形式: 古风

子用济有远行诗以贻之(其一)

吾子廉吏孙,读书昧生理。

三十未成名,徒然还乡里。

外侮旋复来,内忧方未已。

忽然远行役,披衣中夜起。

明星光在天,河流正弥弥。

行云有返期,游子靡所止。

揽涕下高堂,长途从此始。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