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蒙的《林泉读书图》描绘了一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隐士形象。首句“调古世寡和”暗示了诗人与时代格格不入,难以找到共鸣,而“材疏自无群”则表达了他独特的个性,不随流俗。接下来,“种玉閟奇术,还丹隐玄文”暗指其研读道家典籍,寻求内在的修炼之道。
“披裘负薪士,拾金罕所闻”以古代贤人的形象自比,表示他甘于清贫,不为金钱所动。诗人表明自己虽然没有像许由那样高尚的节操,也不羡慕显赫的功勋。“石田长芝草,暮春自耕耘”描绘了他在山野间耕作的田园生活,享受着自然的馈赠。
“曲肱抱耒耜,长歌至日曛”展现了诗人劳作时的自在与快乐,即使夕阳西下,歌声依旧。最后两句“所乐良在兹,没岁复何云”,诗人明确表达了对这种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岁月流逝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读书人远离尘嚣、躬耕林泉的生活,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