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九十三首(其四)

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坐断顶?头,千圣望不及。

形式: 偈颂 押[缉]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梵琮所作的偈颂,名为《偈颂九十三首》中的第四首。它以数字开篇,看似简单,实则寓意深远。

"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从一到十的自然数列,象征着世间万物的序章和基础。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而是通过"坐断顶?头"这一句,将数字游戏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顶?头"可能是指数字的顶端或尽头,也可能暗指修行者的最高境界。这里的"坐断"二字,形象地描绘出超越寻常、独占鳌头的意境。

最后一句"千圣望不及",更是点明了这首诗的主题——即使是无数圣贤也无法企及的境地。这可以理解为对极高智慧或领悟的赞美,也可能暗示了佛法无边,超乎常人的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数字为载体,寓言般地表达了对至高无上境界的追求和对智慧的崇尚,语言简练,意蕴深长。

收录诗词(166)

释梵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九十三首(其三)

据此丈室,无可不可。要行即行,要坐便坐。

漆桶相挨,一时打破。

三脚虾䗫透九垓,笑倒嵩山破灶堕。

形式: 偈颂

寄台州瑞岩高原禅师住灵隐

水出在高原,源深到冷泉。

饮者秃却舌,嗅者鼻孔穿。

口鼻两俱丧,妙用绝正偏。

侧耳与招手,听猿同呼猿。

藤萝影里石磊磊,双涧合流波涟涟。

南来北来脚下过,欲知冷暖待驴年。

形式: 古风

寄灭翁禅师

老去隐如虎,难瞒在一班。

入林最容易,上树极艰难。

舌底千溪水,眉间万叠山。

年深拽不动,草种转痴顽。

形式: 五言律诗

率庵歌

三间茅屋堪投老,草草生涯随分好。

月池当户镜光寒,竹径绕檐通大道。

风吹叶叶自成堆,信手拈来一茎草。

贱如泥,贵似宝,要用便用不须讨。

辽天鼻孔被渠穿,来往行人俱绊倒。

阿呵呵,会也么,问取前村张四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