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赠张汉臣游金陵(其二)

古桐蕴至理,出阳或施阴。

和为祥凤鸣,悲作离鹄吟。

高寄周孔思,清写夷齐心。

子期不可铸,空有千黄金。

天高九州旷,百世无知音。

梦骑白麒麟,振衣蓬莱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以古桐为引,寓意深远。首句“古桐蕴至理”,开篇即点明主题,古桐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与智慧。接下来,“出阳或施阴”描绘了古桐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既可散发光明,也能隐匿于暗处,象征着智慧的灵活运用。

“和为祥凤鸣,悲作离鹄吟”两句,通过祥凤与离鹄的鸣叫,分别代表了和谐与悲伤,进一步深化了古桐所蕴含的道理。祥凤鸣是和平与吉祥的象征,而离鹄吟则可能预示着离别或哀伤,两者对比,展现了智慧在不同境遇中的应对之道。

“高寄周孔思,清写夷齐心”将古桐的智慧与古代圣贤周公、孔子以及伯夷、叔齐的思想相联系,强调了智慧的传承与深远影响。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也暗示了智慧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子期不可铸,空有千黄金”借用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表达了知音难觅的感慨。子期无法再铸,意味着真正的理解与共鸣难以复制,即使拥有千两黄金也无法寻得。这不仅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智慧与情感交流价值的深刻反思。

“天高九州旷,百世无知音”指出在广阔的天地间,寻找真正理解自己的人极为困难,表达了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这种孤独感,既是个人的,也是普遍的人类情感体验。

最后,“梦骑白麒麟,振衣蓬莱岑”描绘了一幅理想化的场景,梦中骑乘白麒麟,振衣于蓬莱山之巅,象征着追求理想与超越现实的渴望。白麒麟通常被视为祥瑞之物,而蓬莱山则是传说中的仙境,这一场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古桐这一意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历史、哲学、友情与理想等多个层面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智慧、情感、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27)

刘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字:桂翁
  • 号:桂隐
  • 籍贯:吉安庐陵
  • 生卒年:1268—1350

相关古诗词

古诗三首赠张汉臣游金陵(其三)

金陵南之镇,兴废满目中。

青山澹无言,万里江流东。

高楼朱雀桥,野笛交秋风。

子行览其馀,弹琴送飞鸿。

柏台云霄间,貂荐峨群公。

为言经济理,所贵贤俊崇。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石洞杂赋三首(其一)石洞

蜿蜒辞夷皋,迢递陟穹巘。

绵绵千万峰,苍秀入遥见。

既疲犹穿云,小息仍下阪。

崎岖到祠庵,高桧挂日晚。

人家绕稻田,窅然复平远。

园庐接烟火,篱落散鸡犬。

虽知非仙源,谅亦乐农畎。

卜居兹未能,抚景徒缱绻。

形式: 古风

石洞杂赋三首(其二)石溪

冬旱水愈涸,微流行石间。

炯如玉琐窗,屈曲相交关。

泠然落幽罅,隐约闻佩环。

择石踞其高,兀兀相对閒。

日宴遂相酌,持觞看青山。

疏雨作还止,徘徊澹忘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石洞杂赋三首(其三)石泉

重岩括元气,云窦出涌泉。

迸流络广石,百尺高帘悬。

微风度午日,烨烨生红烟。

始知穷幽讨,奇观满垓埏。

我友趁奔鹿,搴裳陟其巅。

蹇步独竛竮,矫想为欣然。

瓢汲试茶鼎,庶足凌飞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