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生在巫山更向西,不知何事到巴溪。
中宵为忆秋云伴,遥隔朱门向月啼。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情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生在巫山更向西"表明诗人选择远离尘嚣,深入自然之中,而"不知何事到巴溪"则表现了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没有特定的目的,只是在自然中漫游。
"中宵为忆秋云伴"这一句透露出诗人的孤独感受,在深夜里思念那些能够陪伴他的秋云。秋云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精神上的伙伴或者是诗人内心的寄托。
"遥隔朱门向月啼"则继续描绘了这种孤独和超脱的生活状态,诗人远离世俗的奢华(朱门),而是在夜深人静时向着明亮的月光发出了类似哭泣的声音(啼)。这里的“啼”字用得非常传神,它不仅表达了声音,更承载了一种情感的释放。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孤独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与世俗保持距离的情怀。
不详
一作太朴。【《全唐诗》作吴兴(今湖州)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年不详,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工于诗,无功名之念,隐居嵩山,寄食寺庙中当居士,常与山僧钓叟相往还。与诗僧贯休、方干、李频为诗友。唐末诗人,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受降城必破,回落陇头移。
蕃道北海北,谋生今始知。
一阵风来一阵砂,有人行处没人家。
黄河九曲冰先合,紫塞三春不见花。
石国胡儿向碛东,爱吹横笛引秋风。
夜来云雨皆飞尽,月照平沙万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