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谢泰宗的《送灵峰和尚还山》描绘了送别僧人归山的场景,充满了深情与哲理。首句“乍来笑语未春温”,写出了初见时的欢快气氛尚未完全消散,而“又看依依柳断魂”则以依依不舍的柳树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和尚离去的惆怅。接着,“山色半衔青不改”描绘了山色依旧青翠,暗示了和尚归山后的永恒与不变。
“衲衣敝尽黑犹存”细致刻画了和尚朴素的生活状态,即使衣物破旧,黑色依然鲜明,象征着他的修行精神。后两句“帆随江月呼潮上,酒挂征鞍带雨浑”通过江月、潮水和风雨,渲染出旅途的艰辛,而酒的出现则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慰藉。
最后,诗人以“漫说赵州行脚遍,好参知识是何门”作结,表达了对和尚遍游名山寻求佛法的敬佩,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深沉的问题:真正的智慧究竟在何处寻找?这既是对和尚的期许,也是对自身修行的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蕴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理解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