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徐枋为友人朱致一过访所作的答赠之作,表达了对时局动荡和故国沦丧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生活的坚韧态度。首句“五载漂摇笠泽阴”描绘了五年来动荡不安的生活,如同在江南水乡的阴霾中漂泊不定。次句“偏因歌笑每沾襟”则通过欢笑中的泪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苦涩与无奈。
“遗民独溅天南泪,归雁犹传塞北音”两句,以“遗民”自比,表达出流离失所的哀痛,同时借归雁传递北方的消息,寓含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接着,“目极江湖沦故国”表达了诗人放眼望去,眼前江山已非昔比,沦陷的故土令人心痛。“意存松石赏鸣琴”则寄托了诗人坚守节操、在困境中寻找慰藉的心境,即使在艰难世事中,也希望能像欣赏松石和鸣琴一样,保持一份高雅的情趣。
最后两句“艰难契阔人间世,未许闲情别讨寻”,总结全诗,强调在人间的沧桑巨变中,诗人不会放弃对友情的珍视,也不会沉溺于闲适之情,而是坚韧地面对生活的艰难与变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品格的坚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