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去年冬至我在长安度过,拄杖时还佩戴着獬豸冠。
今年冬至又在长安,想到阶下远方的冰雪严寒。
梦境中跟随队伍向天朝进发,身处偏远之地为国事艰难奋斗。
遥望北方南郊音信全无,只有江边泪水纵横无尽。

注释

去年:指过去的一年。
长至:冬至节气。
长安:古都长安。
策杖:拄杖而行。
獬豸冠:古代官吏的冠饰,象征公正。
此岁:今年。
至日:冬至。
遥想:想象。
雪霜寒:寒冷的冰雪天气。
梦随:梦中跟随。
行伍:军队。
穷荒:偏远荒凉之地。
报国难:为国家的困难而奋斗。
北望:向北眺望。
南郊:长安城南郊。
消息断:没有消息。
泪阑干:泪水纵横。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被贬官吏在外的深切哀愁和对国家的忠诚之情。"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一句,通过对往昔荣华时刻的回忆,反衬出诗人目前的落魄与孤独。"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则表达了诗人在冬至这一特定节气中的感受,通过对远方家乡的思念,抒发了对亲情和温暖的渴望。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不甘寂寞和忠诚于国家的心志。尽管身处边远贫瘠之地,但他仍然坚持着为国尽职的决心。

最后,"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一句,则是诗人对家乡消息中断、无从得知的悲哀,以及在江边独自流泪的凄凉情境。泪水如溪流般不断,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和无尽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时光变迁、个人命运的反思,以及对家国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收录诗词(120)

戎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 籍贯:荆州(今湖北江陵)
  • 生卒年:744~800

相关古诗词

酬梁二十

渚宫无限客,相见独相亲。

长路皆同病,无言似一身。

岁寒唯爱竹,憔悴不堪春。

细与知音说,攻文恐误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题严氏竹亭

子陵栖遁处,堪系野人心。

溪水浸山影,岚烟向竹阴。

忘机看白日,留客醉瑶琴。

爱此多诗兴,归来步步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题招提寺

招提精舍好,石壁向江开。

山影水中尽,鸟声天上来。

一灯传岁月,深院长莓苔。

日暮双林磬,泠泠送客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赠韦况徵君

身欲逃名名自随,凤衔丹诏降茅茨。

苦节难违天子命,贞心唯有老松知。

回看药灶封题密,强入蒲轮引步迟。

今日巢由旧冠带,圣朝风化胜尧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