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贞烈妇挽诗(其二)

巾栉从君结发初,纲常一繫重璠玙。

已拚薄命同飘叶,断扫残妆出倚庐。

心许似悬徐冢剑,梦归谁上茂陵书。

极知之死应无忝,长恨来生尚有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挽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徐贞烈妇的女子,其情感深沉,充满哀婉与敬意。开篇“巾栉从君结发初,纲常一繫重璠玙”两句,以日常用品巾和栉比喻女子与丈夫的初次结合,同时强调了她对家庭伦理的坚守,如同珍视宝玉一般。接着,“已拚薄命同飘叶,断扫残妆出倚庐”则展现了女子面对命运的无奈与决绝,她愿意与薄命的丈夫共赴黄泉,毅然决然地离开家门,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她的牺牲精神。

“心许似悬徐冢剑,梦归谁上茂陵书”两句,运用典故,将女子的心愿比作悬挂于徐墓的宝剑,表达了她对丈夫的忠诚与怀念;同时,她希望在梦中能回到丈夫身边,但又不知何处可以上书祭奠,流露出深深的哀思与遗憾。最后,“极知之死应无忝,长恨来生尚有馀”表达了对女子高尚品德的认可,即使在死后也无愧于天地,同时也流露出对未能在来生再续前缘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徐贞烈妇生平的简述,以及对其精神品质的赞美,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忠贞不渝爱情的颂扬,以及对女性美德的推崇。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悼念亡者时表达深情厚谊的经典之作。

收录诗词(509)

王弘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徐贞烈妇挽诗(其三)

九泉幽约共登途,裂帛声终命已徂。

云发摘簪留奉母,金花存箧念荣夫。

秦台莫返吹箫凤,吴苑长啼反哺乌。

记罢玉楼伤逝水,因灵家法荐生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地震梦中得诗

气运南来尽海邦,风流宁用数诸姜。

魁奇振古标群岛,轰烈从今闹几场。

五百明良扶地轴,三千礼乐破天荒。

恁谁寄语东坡老,眼力何人较最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郑尉入觐

客旆风高拂曙烟,送君京洛怆离筵。

孤槎琼海三山路,细雨金飙八月天。

琴座春深凫舄近,剑江秋到雁书便。

明时得禄休嗟薄,雅志如君况壮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初秋送陈元周明府移官归善

翩翩凫舄振清秋,千里移官擅上游。

棠树春风留建水,梅花晴月照罗浮。

墨池朱沼寻坡老,勾漏朱明访葛侯。

政简元龙堪卧治,思君应在合江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