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同颜使君真卿开元寺经藏院会观树文殊碑

万国布殊私,千年降祖师。

雁门传法至,龙藏立言时。

故实刊周典,新声播鲁诗。

六铢那更拂,劫石尽无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万国摒弃私心,千年来传承祖师的教诲。
佛法经雁门传入,龙藏寺树立起言论的时刻。
古老的典籍记载着周朝的故事,新的诗歌之声传播着鲁地的文化。
六铢衣无需再拂拭,如同劫石般永恒不变。

注释

万国:众多国家。
布殊私:普及无私的精神。
千年:长时间,泛指历史悠久。
降祖师:出现或降临伟大的导师。
雁门:地名,代指佛教传入的路径。
传法:传播佛法。
龙藏:指龙藏寺,代指佛教寺院。
立言:树立言论,发表见解。
故实:古代的事实,往事。
刊:刻印,记录。
周典:周朝的经典文献。
新声:新的诗歌或音乐风格。
播:传播。
鲁诗:鲁地的诗歌,这里可能特指《诗经》中与鲁国相关的部分。
六铢:指佛衣,极轻薄,象征高僧的脱俗。
那更:何必再。
拂:整理,拂拭。
劫石:佛家概念,指难以磨损的石头,比喻时间极其长久。
尽无期:完全没有尽头,永远。

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佛教禅师和法门的颂扬,展现了自己对于佛学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万国布殊私,千年降祖师"表达了对佛法传播至我国以及祖师大德的尊崇;"雁门传法至,龙藏立言时"则指禅宗由印度传入中国,又在特定的历史时刻得以弘扬。

接着的"故实刊周典,新声播鲁诗"可能是在比较佛学与儒家经典的关系,表明了对不同文化知识体系的融汇和认同。随后的"六铢那更拂,劫石尽无期"则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佛教历史与哲理的回顾,反映了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寻觅和内心世界的构建。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奉同颜使君真卿袁侍御骆驼桥玩月

山中常见月,不及共游时。

水上恐将缺,林端爱落迟。

乌惊宪府客,人咏鲍家诗。

永夜南桥望,裴回若有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奉和陆中丞使君长源寒食日作

寒食江天气最清,庾公晨望动高情。

因逢内火千家静,便睹行春万木荣。

深浅山容飞雨细,萦纡水态拂云轻。

腰章本郡谁相似,数日临人政已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奉和颜使君真卿修韵海毕州中重宴

世学高南郡,身封盛鲁邦。

九流宗韵海,七字揖文江。

借赏云归堞,留欢月在窗。

不知名教乐,千载与谁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奉贺颜使君真卿二十八郎隔绝自河北远归

相失值氛烟,才应掌上年。

久离惊貌长,多难喜身全。

比信尚书重,如威太守怜。

满庭看玉树,更有一枝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