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浙江

维冬候小雪,月满潮信高。

吴胥辖神□,助此风与涛。

我行为名利,乘此江上艘。

轻生不自戒,性命如鸿毛。

薄暮抵富阳,心悸神己劳。

呼童具有果,旋复倾酒醪。

一举三叹息,焉能至酕醄。

贫若在家乐,何必长慒慒。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渡过浙江的情景,以及途中所见所感。首句“维冬候小雪,月满潮信高”点明了季节和时间,冬季的小雪与满月的潮水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壮丽的景象。接着,“吴胥辖神□,助此风与涛”一句,似乎在描述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或是某种神秘的守护,帮助着风浪,为航行提供了一种神秘的支持。

随后,诗人转而表达自己的心境:“我行为名利,乘此江上艘。”他坦诚地承认自己是为了追求名利而踏上旅程,这既是一种自我揭露,也透露出一丝无奈和矛盾。接下来,“轻生不自戒,性命如鸿毛”则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诗人意识到自己对待生命的轻率态度,将生死看得如同鸿毛一般轻飘。

“薄暮抵富阳,心悸神已劳”描绘了诗人抵达目的地时的疲惫与紧张,夜晚的来临与旅途的终点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呼唤仆人准备食物与酒,以缓解旅途的劳顿:“呼童具有果,旋复倾酒醪。”

然而,尽管物质上的满足暂时缓解了疲劳,精神层面的忧虑却并未消散。“一举三叹息,焉能至酕醄”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他在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欢愉后,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与自责之中,无法达到彻底的放纵与解脱。

最后,“贫若在家乐,何必长慒慒”是对生活态度的反思,诗人认为即使在贫困中也能找到快乐,不必因追求虚无的名利而长期陷入焦虑与困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旅途、名利与内在平静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512)

徐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经七里龙

长溪若银汉,界此千万山。

曲折非禹凿,自成天地间。

飞奔入沧海,东流杳无还。

怒势逐滩转,一程凡几湾。

石角尽齿齿,水声复潺潺。

舟行毛发竦,易伤游子颜。

客途孰云乐,视此知险艰。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兰江道中

群山青连延,乱石白琐碎。

断岸自为滩,深潭或成汇。

鱼虾清易数,崖磴高可畏。

客子一经过,愁心恍如醉。

形式: 古风

龙游道中

长溪由天成,兹来岁年久。

舟向石间行,人从水中走。

牵拖惟用力,呼唤但凭口。

惆怅一经过,瞿塘亦何有。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云樵为陈季昭作

吴山有云樵,樵采乐事多。

秋金铸为斧,若木求作柯。

斩伐声丁丁,云中闻唱歌。

略杓横涧溪,负薪出烟萝。

胸次饱丘壑,足迹经岩阿。

太白称文人,会稽羡翁子。

在昔维读书,于今兼画史。

圣皇梦良弼,求访心未已。

待君写其形,平步拾青紫。

何必老山林,孜孜日劳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