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镇郡

镇郡开黔户,罗施迹尚留。

山原犹北折,河水自东流。

猿作殊方语,莺为绝国愁。

攀崖凌鸟道,沿谷瞰龙湫。

弥月晴阳少,经时毒雾稠。

鸡声出晓寨,萤火入边秋。

仗剑星随马,当歌雪满楼。

暗蓬惊散地,飞梦杳浮邱。

白发游堪远,丹心愧未酬。

艰危身万里,曾不为封侯。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入镇郡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边疆生活的深切体验。

首联“镇郡开黔户,罗施迹尚留”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边疆之地的风貌,仿佛在说镇郡的开辟,让这片土地与外界相连,而罗施的痕迹依然留存,暗示着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

颔联“山原犹北折,河水自东流”运用对比手法,山川的北向延伸与河水的东流形成鲜明对照,既展现了地理环境的独特性,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广阔。

颈联“猿作殊方语,莺为绝国愁”通过动物的叫声来渲染氛围,猿猴的特殊语言和黄莺的哀愁之声,营造了一种异域的孤独与忧郁,让人感受到边疆的荒凉与寂寞。

尾联“攀崖凌鸟道,沿谷瞰龙湫”描绘了艰难的行进过程,诗人攀爬险峻的山路,俯瞰深谷中的瀑布,既展示了旅途的艰辛,也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中间部分“弥月晴阳少,经时毒雾稠”则通过天气的变化,表现了边疆地区气候的恶劣,长时间的阴雨和浓重的雾气,增加了旅途的困难。

“鸡声出晓寨,萤火入边秋”描绘了清晨的景象,鸡鸣声打破了宁静,萤火虫在边疆的秋天里闪烁,虽有生机,却也透露出边疆生活的艰苦与孤寂。

“仗剑星随马,当歌雪满楼”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决心与豪情,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要保持乐观的态度,用剑与星相伴,以歌与雪为伴,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暗蓬惊散地,飞梦杳浮邱”以梦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也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白发游堪远,丹心愧未酬”表达了诗人对年华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未能完成使命、实现抱负的内疚。

“艰危身万里,曾不为封侯”则是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利益的深刻思考,即使身处艰难险境,也不愿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而牺牲原则与信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边疆自然景观的描绘、生活情境的刻画以及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厚的情感底蕴,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3)

吴誉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匡山

灵岳标南纪,澄湖澹北流。

青莲梵宇豁,白鹿洞门幽。

瀑趁星河水,风含谷树秋。

三天虹作驭,双阙玉为楼。

雁塔云中起,鳌峰象外浮。

仙踪徒历历,吾道竟悠悠。

横睨空诸界,幽寻胜十洲。

几时招五老,重与访丹邱。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待月岭南第一楼

为访五仙游,同登第一楼。

捲帘蟾影入,侵袂桂香浮。

览景抒清啸,高吟对素秋。

穗羊何处所,应福此阛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游七星岩(其一)

石磴盘旋步上台,浮云浅雨倏然开。

三天日色临金阙,万叠山光映锦台。

归洞已看华表鹤,登仙曾折树中梅。

五千道德从何觅,遥望关门紫气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游七星岩(其二)

嵯峨高洞是蓬莱,袖拂晴岚绝点埃。

玄石七拳星斗现,青山四面画图开。

逍遥我亦缑山侣,丹鼎谁知葛令才。

笑醉碧桃吹凤管,白云天畔倚楼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