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乐府十首(其二)轮者讴

挽粟上高山,高山若平地。

力尽心不怨,同我家私事。

去者不遑宁,归者唱歌行。

相逢古城下,立语天未明。

一身远出塞,十口无税征。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生活的画面。诗人以挽粟(推车)上高山作为开篇,通过“高山若平地”展现了劳动者对自然环境顽强拼搏的态度,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在艰苦条件下的辛勤工作与适应能力。接下来的“力尽心不怨,同我家私事”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接受和理解,以及将这份辛劳视作自己家庭的私事来看待。

“去者不遑宁,归者唱歌行”则描绘了一种边塞生活中的人们在出征与归来的情景。士兵们无论是出发时还是返回时都表现出了坚韧不拔和乐观的情绪,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古代军人的勇敢和对国家的忠诚。

“相逢古城下,立语天未明”表达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诗人在清晨的古城下与他人相遇,进行简短的交谈,这里透露出一种边塞生活中的宁静和孤独。

最后,“一身远出塞,十口无税征”则是对边塞生活中某些特权的一种描绘。诗中的“一身”指的是一人,而“十口”通常指的是一个家庭。这句话暗示了在当时的制度下,一名士兵或戍卒如果愿意出塞(即远离家乡,到边疆地区服役),那么他的家族就可能享受到免税等优惠政策。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和心态的刻画,展现了唐代边塞军民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对于艰苦环境的适应与坚守。

收录诗词(66)

刘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事迹见其《唐乐府十首序))、《唐摭言》卷四、《唐才子传》卷七。《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

  • 籍贯:江东

相关古诗词

唐乐府十首(其六)祝河水

河水清瀰瀰,照见远树枝。

征人不饮马,再拜祝冯夷。

从今亿万岁,不见河浊时。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唐乐府十首(其一)送征夫

昔送征夫苦,今送征夫乐。

寒衣纵携去,应向归时着。

天子待功成,别造凌烟阁。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药]韵

唐乐府十首(其五)望归马

东人望归马,马归莲峰下。

莲峰与地平,亦不更徵兵。

形式: 乐府曲辞

唐乐府十首(其十)献贺觞

莫但取河湟,河湟非边疆。

愿今日入处,亦似天中央。

天子寿万岁,再拜献此觞。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