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思訦之官鳌峰

我如汝年时,昉问便江戍。

选阱如海深,望洋吁可怖。

汝今亦宜教,去作鳌峰主。

有民环百里,待汝字而抚。

何以奉宽条,何以抚黎庶。

惟公则生明,平心阅牒诉。

惟廉则寡过,莫受脂膏污。

惟勤则集事,慎勿习逸豫。

惟俭可无求,只学我清苦。

持此四字符,便是作县谱。

去家三百里,两地无多路。

安问来与往,时走一健步。

居官而民宜,暌隔非所虑。

三年课最归,可以见君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徐经孙的《送思訦之官鳌峰》充满了对友人赴任的殷切期望和谆谆教诲。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旨在传达为官之道和治民之策。

首句“我如汝年时,昉问便江戍”,诗人以自己年轻时的经历类比友人的当前处境,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踏上官途的关切之情。接着,“选阱如海深,望洋吁可怖”两句,通过深海和望洋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官场的复杂和挑战,提醒友人要谨慎行事,面对困难不畏惧。

“汝今亦宜教,去作鳌峰主”一句,鼓励友人要勇于承担责任,成为一方之主,为百姓谋福利。接下来的“有民环百里,待汝字而抚”描述了友人将面临的广阔责任和对民众的关怀。

“何以奉宽条,何以抚黎庶”提出问题,引出下文对为官之道的具体指导。“惟公则生明,平心阅牒诉”强调公正无私的重要性,要求友人在处理政务时保持公正和平和的心态。“惟廉则寡过,莫受脂膏污”告诫友人要廉洁自律,避免贪污腐败。“惟勤则集事,慎勿习逸豫”鼓励友人勤奋工作,警惕懈怠。“惟俭可无求,只学我清苦”提倡节俭,以身作则,不追求奢华。

最后,“持此四字符,便是作县谱”总结了为官的准则,即公正、廉洁、勤勉和节俭,这些品质是友人治理地方的关键。在“去家三百里,两地无多路”的描述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离家远行的不舍,但同时也强调了官民之间的联系不应因距离而受影响。“安问来与往,时走一健步”鼓励友人即使身处远方,也要勤于走动,关心民众。“居官而民宜,暌隔非所虑”表达了对友人能够妥善处理官民关系的信心。“三年课最归,可以见君父”预祝友人任期结束时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向君王汇报。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包含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蕴含了深刻的为官之道,是一首兼具教育意义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收录诗词(85)

徐经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卒于度宗咸淳九年【公元一一九二年一二七三年】,年八十三岁。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授浏阳主簿。累迁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敷陈经义,随事启迪。景定三年,(公元一二六二年)春雷,诏求直言。经孙奏年来忠谠之气,郁不得行,上帝降鉴,假雷以鸣。人谓切中时病。累官翰林学士知制诰。公田议起,经孙极论不便,忤贾似道,罢归。家在洪、抚之间,有山方正,因号矩山。闲居十余年,卒。谥文惠。经孙作有《矩山存稿》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相关古诗词

咸淳壬申六月不暑

常年六月六,暑气何其酷。

犬有吐舌烦,猫得负背燠。

今日胡不然,萧然凉气足。

阳乌潜其辉,小雨时霢霂。

重袂犹未温,浴了肌起粟。

老病固宜然,壮者亦不浴。

短至未及间,秋阴如许毒。

本朝王火德,德与尧运续。

文明耀四海,年世不待卜。

吾君乾六龙,刚健粹如玉。

吾相泰九二,夬夬出苋陆。

君臣德既同,讵有此阴伏。

吾闻氛气恶,杀气盛西北。

襄城既失守,生灵烂鱼肉。

匹夫尚怀忧,知此妄屠戮。

臣固告上天,忍泪不敢哭。

愿言扫阴邪,日月舜耳目。

中国盛阳明,从今调玉烛。

形式: 古风

题伴云樵唱

佛法生憎绮语,道人安用樵歌。

有时言外悟意,不觉山中烂柯。

形式: 六言诗 押[歌]韵

自赞夏端甫所绘真

老我不堪位置,归来久混渔樵。

忽然珠玉在侧,见之令人意消。

形式: 六言诗 押[萧]韵

春班遇雪

拜赐通班近玉墀,小臣今日睹朝仪。

雪花飞在蓝袍上,洁白其身正此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