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邝露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题为《莫愁湖赠刘瞻甫》。诗中以莫愁湖为背景,通过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首句“憔悴行吟落照时”,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诗人独自漫步、吟咏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孤独感。接着,“莫愁湖上与君期”则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地——莫愁湖,并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刘瞻甫的约定,预示着即将展开的一段相聚时光。
“五噫一赋梅花国,三黜重逢柳士师”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其中,“五噫”可能指代的是古代文人对社会不公的感慨,“一赋梅花国”则可能是对某个特定地方或情境的怀念;“三黜”出自《左传》,意指多次被贬官,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或友人经历过的生活起伏;“柳士师”则是对友人的称谓,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吴苑旧游淹越鸟,楚裳今雨浥江蓠”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吴苑代表了江南的繁华与美丽,越鸟则象征着自由与归宿;楚裳与今雨、江蓠则分别寓意着服饰与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
最后,“姑苏烟月长相待,萎绝芙蓉白露滋”两句,以姑苏(苏州)的烟月美景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友情的珍视。萎绝的芙蓉与滋长的白露形成对比,既是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惋惜,也是对未来新生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深刻反思,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希望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