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恽在元代午后于阳城北龙泉寺短暂休憩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内心的宁静。
首句“倦客鞭催急,龙泉一解鞍”,开篇即点明诗人长途跋涉后的疲惫,马鞭催促之下,终于在龙泉寺得以稍作休息。这里不仅描绘了旅途的劳顿,也暗示了诗人可能经历了诸多艰难险阻。
接着,“在家贫亦好,行路古来难”两句,诗人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看待生活的起伏。即便是在家生活清贫,也自有其乐趣;而行走在世间,困难自是不可避免。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豁达态度。
“寺古松杉老,山空水石寒”描绘了龙泉寺的环境,古寺、老松、空山、寒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反映出他在旅途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最后,“万松亭废久,重拂短碑看”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万松亭虽已荒废多年,但诗人仍愿意拂去尘埃,仔细阅读短碑上的文字,从中寻找过往的故事与智慧。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历史感,也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尊重与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坚韧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与文化的深深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