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道上口占六首(其五)

湔裙村女集方塘,钗燄波光间日光。

为听窃脂枝上语,相邀同赛马头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浣裙的村姑们聚集在清澈的池塘边
发钗上的火焰在波光与阳光中闪烁

注释

湔裙:清洗裙子。
村女:农村的女子。
方塘:方形或正方形的池塘。
钗燄:发钗上的火光,可能指烛光或火花。
波光:水面反射的光芒。
日光:阳光。
窃脂:形容女子声音娇媚如蜜脂。
枝上语:树枝上传来的低声细语。
相邀:互相邀请。
赛马头娘:可能是当地的习俗或节日,‘赛马头娘’可能是比赛或庆典中的角色。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生活的诗句,通过对女性在田野劳作和交流的情景描写,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画面。首先,“湔裙村女集方塘”一句,以“湔裙”形容村女的衣着,既传达了一种简朴之美,也反映出她们与田野生活的密切联系。“钗燄波光间日光”则生动地描绘了阳光透过树木或是其他物体,在水面上投射出斑驳陆离的光影,营造了一种宁静而诗意的氛围。

“为听窃脂枝上语”一句,则转向了女性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里的“窃脂”,即指隐蔽之处,暗示一种私密且温馨的情感交流。而“相邀同赛马头娘”则展现出村女们在劳作间隙的欢乐场景,“赛马头娘”可能是当地的一种民俗活动或习俗,从中可以感受到她们生活中的快乐与自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乡土文化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平凡人生之美好和向往的情怀。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富有情感的笔触,诗人成功地捕捉到了生活中的美妙瞬间,并将其转化为文字,让读者在阅读中也能感受到那份从容与宁静。

收录诗词(184)

吴敬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木,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 字:敏轩
  • 号:粒民
  • 籍贯:安徽省全椒
  • 生卒年:1701—1754年

相关古诗词

送吴郎中为宣州推官知泾县

征虏亭边月,鸡鸣伴客行。

可怜何水部,今事谢宣城。

风物聊供赏,班资莫系情。

同心不同载,留滞为浮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全椒道上口占六首(其六)

旧水何堪饮社翁,兼旬兀坐雨声中。

因过村舍知春尽,渐见含桃火齐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间情四首(其一)

娉婷市近苧萝西,倦客探幽叩碧闺。

溪上桃花红雨过,窗前杨柳绿阴低。

虽无美酒倾三雅,尚有新诗咏九迷。

钗燄镜光私语处,生憎满院晓莺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送应之道人归江西

曾骑竹马傍洪厓,二十馀年变物华。

客梦等闲过驿阁,归帆遥羡指龙沙。

名题小篆矜垂露,诗作吴吟对绮霞。

岁暮定知回未得,信来凭为寄梅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