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山提刑于子城西旧宅累石作小阜见示五言因次韵奉呈

幽怀随所寓,数石几窗前。

荆棘傥迷道,山林空浩然。

云生宁择地,龙处即为渊。

谁谓达观士,终当违市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情怀随着所处环境变化,几块石头就在窗前摆放。
即使荆棘丛生可能迷失道路,山林间依然空旷而令人心旷神怡。
云彩升起不拘泥于地点,龙如果居处就会成为深潭。
谁说通达之人必定远离尘世,最终也可能违背市井喧嚣。

注释

幽怀:内心深处的情感。
寓:寄托,身处。
荆棘:比喻困难或阻碍。
迷道:迷失道路。
山林:自然环境,象征隐逸生活。
浩然: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心境开阔。
云生:云彩生成,比喻人的品格高洁。
择地:选择居住之地。
龙处:龙作为吉祥物,象征高位或德行出众的人。
渊:深渊,比喻深沉或有深度。
达观士:通达事理的人。
违:违背,离开。
市廛:市集,尘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薛嵎的作品,题为《王九山提刑于子城西旧宅累石作小阜见示五言因次韵奉呈》。诗中,诗人通过对王九山提刑在旧宅堆砌石头形成的小阜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幽怀随所寓,数石几窗前",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幽深情怀与窗外的石头小景相映成趣;"荆棘傥迷道,山林空浩然",借荆棘比喻世事纷扰,而山林则象征着宁静与高远,表达了对迷失尘世道路的忧虑和对隐居生活的理想;"云生宁择地,龙处即为渊",进一步强调了选择清静之地的重要性,暗示了诗人追求如龙潜渊般的自在境界;最后两句"谁谓达观士,终当违市廛",以达观之士自比,表达了自己最终会选择远离喧嚣市井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山水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高洁情操和淡泊名利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270)

薛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王民山惠诗

民山名字出,朋辈独推先。

不奉寒暄问,于今四十年。

传来诗似锦,倏去步如仙。

自古山林士,无营貌亦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冬兰

出林讵为晚,知我岁寒心。

不入离骚怨,来亲冰雪吟。

众芳归槁壤,独干长穷阴。

为有幽人致,相看情倍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古淡师然公游方

野僧携锡别,何处度残春。

天地无穷事,江湖自在身。

真心齐得物,道貌异于人。

昔日安禅地,深山虎亦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古淡然老得帖住长芦不受却归松风旧寺次社中韵

拄杖挑云上半肩,寻幽重到旧栖禅。

浮生多故成南北,白发相惊问岁年。

房闭松声难辨雨,山连海脉暗通泉。

自从勇却长芦请,猿鹤终宵亦稳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