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登候涛山

开辟以来,便有此山,独当怒涛。

正秋空万里,寒催雁信,尘寰一簇,轻等鸿毛。

小可诗情,寻常酒量,到此应须分外豪。

难为水,算平生未有,此番登高。飘飘。身踏金鳌。

笑终日风波无限劳。

看樯乌缥缈,帆归远浦,廛鱼杂沓,网带馀潮。

待约诗人,相将月夜,取次携杯持蟹螯。

乘桴意,问谁人领解,空立亭皋。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翻译

自天地开辟以来,此山就屹立,独自抵挡汹涌波涛。
正值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寒冷催促着大雁传递信息,人间世界在这广阔天空下显得微不足道。
我虽才情普通,酒量一般,但到了这里,应该格外豪迈。
难得有这样的山水,这是我一生中从未有过的登高体验,如此飘逸。
我笑着面对整天的风浪,觉得无比轻松。
看着远处的船只和鱼儿,忙碌的渔网还残留着潮汐的痕迹。
期待在月夜与诗人相伴,随意地举杯赏蟹。
乘舟之意,却不知谁能理解这意境,只能独自站在亭边。

注释

开辟:宇宙形成之初。
怒涛:汹涌的波涛。
雁信:大雁传递的信息,古代常用以寄信。
尘寰:人间世界。
鸿毛:比喻极轻之物。
小可:谦辞,用于自称。
分外:格外,超出平常。
金鳌:神话中的巨鳌,象征高山或仙境。
风波无限劳:形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樯乌:船上的桅杆和乌鸦,代指船只。
帆归:船只归航。
廛鱼:市井间的鱼,比喻繁忙的人群。
取次:随意,随便。
乘桴:乘船出行。
亭皋:水边的亭子,代指景色优美的地方。

鉴赏

这首《沁园春·登候涛山》是宋代词人楼枎的作品,通过对候涛山的描绘,展现了词人独特的登山体验和豪放的情感。开篇以历史久远的山峰起笔,强调其在自然中的坚韧与威严,"开辟以来,便有此山,独当怒涛",展现出山的古老与不凡。

接着,词人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正秋空万里,寒催雁信",寥廓的天空中,大雁南飞,引发对远方的思念。词人自述在这样的环境中,诗情酒兴倍增,"小可诗情,寻常酒量,到此应须分外豪",表达出登高壮志和豪迈之情。

"难为水,算平生未有,此番登高",进一步表达了对此次登临的珍视,认为这是人生难得的体验。词人乘风而上,"飘飘。身踏金鳌",感觉自己仿佛在金色巨鳌之上,嘲笑那些终日为世俗波涛所困的人。

词人欣赏着海上的景象,"樯乌缥缈,帆归远浦,廛鱼杂沓,网带馀潮",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海洋画面。他期待与朋友共赏月色,"待约诗人,相将月夜,取次携杯持蟹螯",共享这份清雅之乐。

最后,词人以"乘桴意,问谁人领解,空立亭皋"收尾,流露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感慨,似乎在寻觅能理解自己心境的人,独自站在亭台之上,寓含着对知音的渴望和人生的哲思。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山水为背景,融入个人情感,既有豪放的气概,又有深沉的哲理,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3)

楼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

丝丝杨柳莺声近。晚风吹过秋千影。寒色一帘轻。

灯残梦不成。耳边消息在。笑指花梢待。

又是不归来。满庭花自开。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二郎神

露床转玉,唤睡醒、绿云梳晓。

正倦立银屏,新宽衣带,生怯轻寒料峭。

闷绝相思无人问,但怨入、墙阴啼鸟。

嗟露屋锁春,晴风暄昼,柳轻梅小。人悄。

日长谩忆,秋千嬉笑。

怅烬冷炉薰,花深莺静,帘箔微红醉袅。

带结留诗,粉痕销帕,情远窃香年少。

凝恨极,尽日凭高目断,淡烟芳草。

形式: 词牌: 二郎神

失调名(其二)

汗粉难融,袖香新窃。

形式: 押[屑]韵

失调名(其一)紫丁香

珠蹙花舆,翠翻莲额。

形式: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