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演雅十诗(其九)

滦人薪巨松,童山八百里。

世无奚超勇,惆怅渡易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滦地的人砍伐巨大的松树
连绵八百里的童山也被触动

注释

滦人:指滦州地区的人们。
薪:砍柴,砍伐。
巨松:高大粗壮的松树。
童山:未开发、年轻的山岭。
八百里:形容范围广大。
世无:世间没有。
奚超勇:无比英勇的人物。
惆怅:感到悲伤或失落。
渡:过河。
易水:古代河流名,与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有关。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雄浑壮阔的山林景象,"滦人薪巨松"表现了人物在高大如巨松般的树木旁砍柴的情形,"童山八百里"则进一步渲染出一片连绵不断的山峦。然而诗人的心中并未洋溢着对这壮丽景色的赞叹,反而是"惆怅渡易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在这里,"世无奚超勇"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英雄人物不再出现的一种感慨。奚超,历史上的名将,以勇猛著称,但现在却是“世无”,表明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过去英杰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英雄时代的渴望。同时,这种山水之间的情感流露,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情随事迁”的艺术特点。

收录诗词(68)

白珽(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是四明名儒舒少度的遗腹子,后为钱塘人白某收作嗣子。工诗赋,曾与当时名士结社,称“月泉吟社”。他的诗,题材多为描绘自然秀丽风光、农村田园生活,也有反映民生疾苦及时政的

  • 字:廷玉
  • 籍贯:元钱塘(今杭州)
  • 生卒年:1248—1328

相关古诗词

续演雅十诗(其二)

草食押不芦,虽死元不死。

未见涤肠人,先闻弃箦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续演雅十诗(其七)

羯尾大如斛,坚车载不起。

此以不掉灭,彼以不掉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续演雅十诗(其四)

婴啼闻木枝,羝乳见茅茹。

何如百年身,反尔无根据。

形式: 古风 押[御]韵

续演雅十诗(其一)

海青羽中虎,燕燕能制之。

小隙沈大舟,关尹不吾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