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危山臞寄弟四首(其三)

故园兄弟总相思,久客怀归屡失期。

司马却惭题柱早,东方翻恨上书迟。

都门树暗愁中见,乡国花繁别后知。

昨日南桥访春水,望云回首独多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傅若金的《和危山臞寄弟四首(其三)》。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故园兄弟总相思”,直接点明了主题——对家人的思念。接着,“久客怀归屡失期”描绘了诗人长期离家在外,心中时刻挂念着家乡和亲人,但总是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如愿归家的情景。

“司马却惭题柱早,东方翻恨上书迟”两句运用典故,以司马相如和东方朔的故事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司马相如曾题柱自誓,而诗人却因未能早日归家而感到惭愧;东方朔上书言事,诗人则因迟迟未能归家而感到遗憾。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都门树暗愁中见,乡国花繁别后知”进一步深化了对故乡的思念。在京城的门户处,树木在愁苦中显得更加阴郁,诗人见到此景,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怀念。而当诗人离开家乡后,才真正体会到故乡花朵的繁盛,这种对比更加强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

最后,“昨日南桥访春水,望云回首独多时”描绘了诗人昨日在南桥寻找春水的情景,望着天空中的云朵,不禁回想起家乡,独自站立良久。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典故运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无奈。

收录诗词(300)

傅若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 生卒年:1303—1342

相关古诗词

和危山臞寄弟四首(其四)

天涯骨肉久离居,京国风尘鬓欲疏。

娱日强倾开岁酒,忆家频看隔年书。

路通一水花开里,门掩千峰木秀初。

便拟邀君此时发,归舟同食楚江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寿王左丞

南极诸星映赤霄,东风二月满青条。

焚香凤阁春开宴,鸣玉龙墀午散朝。

但使经纶齐稷契,不劳服食慕松乔。

日长自度升平曲,閒听云间合《九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送卢茂实之广南宪幕

仙城近接众山回,宪府遥临百粤开。

海上喜通持节使,幕中兼得济时材。

鲛宫织罢鱼龙出,蜑户珠还蚌蛤来。

预想到官多暇日,清诗题遍岭头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陈维祯兼呈揭公公许为故妻作传

太史临文笔最精,一闻往事独伤情。

每怜对镜窥鸾舞,犹怪吹箫逐凤鸣。

列女未终刘向传,故妻虚瘗柳州铭。

书成定寄湘江浦,预拟《招魂》学楚声。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