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维祯兼呈揭公公许为故妻作传

太史临文笔最精,一闻往事独伤情。

每怜对镜窥鸾舞,犹怪吹箫逐凤鸣。

列女未终刘向传,故妻虚瘗柳州铭。

书成定寄湘江浦,预拟《招魂》学楚声。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寄陈维祯兼呈揭公公许为故妻作传》,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已故妻子深切的怀念与哀思。

首句“太史临文笔最精”,以“太史”这一古代官职象征著文采斐然的诗人,点明了其文学才华之高。接下来,“一闻往事独伤情”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因回忆起往昔与妻子共度的美好时光而深感悲痛的心情,这种情感的直接流露,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哀愁。

“每怜对镜窥鸾舞,犹怪吹箫逐凤鸣”两句,运用了对镜自怜和吹箫引凤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对镜窥鸾舞,暗示了诗人对妻子美丽身影的怀念;吹箫逐凤鸣,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妻子的灵魂能像凤凰一样飞翔,自由自在,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妻子逝去的无奈与哀叹。

“列女未终刘向传,故妻虚瘗柳州铭”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引用了刘向为列女作传的故事,以及柳州铭(一种悼念亡妻的文体)的典故,强调了诗人对妻子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妻子去世的哀悼之情。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妻子的怀念,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道德观念中对女性角色的尊重与认同。

最后,“书成定寄湘江浦,预拟《招魂》学楚声”表达了诗人完成悼念之作后,将寄托于湘江之畔,如同屈原《招魂》般,以楚地特有的音乐形式来表达对妻子的哀思与呼唤。这种对亡妻的深情呼唤,既是对妻子的怀念,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深度挖掘,展现了诗人对已故妻子的深切怀念与哀思,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哀愁的佳作。

收录诗词(300)

傅若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 生卒年:1303—1342

相关古诗词

方壶

蓬莱员峤对嵯峨,知有群仙日日过。

琪树晓通云气湿,羽轮秋会月明多。

秦人采药空依海,汉使乘槎但入河。

谁识高斋有仙岛,不劳万里涉风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何时学游湖南北

涔阳极浦远帆多,忆昨狂游是处过。

今日送君如梦寐,少年为客莫蹉跎。

沅湘日落明秋叶,江汉风回乱夕波。

若过楚累凭借问,沙头芳草近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同孔学敏游仙游观

恒仙宅前江水盈,凤凰山下野禽鸣。

犹闻采药辞空谷,无复焚香礼上清。

雪里并游金节冷,月中同载羽轮轻。

登临尽日多惆怅,欲倚鸾箫和楚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汉江衔山图

西来一水浮襄汉,上有群峰截杳冥。

层构回临沙渚白,乱帆斜映石林青。

地雄缥缈连嶓冢,天险微茫带洞庭。

咫尺风烟应万里,无因一上岘山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