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郏郎中

直道焉不黜,士生常苦贫。

此语闻则旧,今见贤丈人。

三十取科第,初走州县尘。

清不受一毫,义或重万钧。

四十虽宦达,五十已邅屯。

有如车脱辐,挽之又埋轮。

南栖穷山中,茅屋无比邻。

瘦田两三棱,过半生荆榛。

年丰苦不饱,况复水旱频。

予常访其居,会合欢无垠。

念此太幽独,欲去弥伤神。

劝君胡不归,清霅多交亲。

旋闻理艅艎,送之彭蠡滨。

今来复相过,三见汀洲春。

虽云故乡乐,还似枯池鳞。

僧坊避风雨,所赖太守仁。

随衣度伏腊,计俸纾晡晨。

无妻眠抱影,失子泪沾巾。

穹苍杳难知,善人独不振。

公怀自旷达,陶然乐天钧。

作诗拟渊明,委形任屈伸。

所喜樽有酒,且乐圃有筠。

我思得高义,列鼎铺重茵。

馆之华堂上,岁与禾百囷。

使无寒饥顾,便可谢簪绅。

世俗念已薄,此邦非等伦。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正直的道路为何不被贬斥,读书人常常苦于贫穷。
这样的言论听来已久,如今见到您这位贤德的长者。
三十岁就取得科举功名,初次踏入州县官场的尘土。
他清廉不接受丝毫财物,正义的行为或许重于万钧。
四十岁时官运亨通,但五十岁却遭遇挫折。
就像车轮失去辐条,拉拽它又埋藏了车轮。
他在南方的深山中居住,茅屋四周没有邻居。
耕种的田地贫瘠,大半生都在荆棘丛生之地度过。
丰收之年也难以吃饱,更何况频繁遭受水旱灾害。
我常去拜访他的居所,相聚时快乐无边。
想到他过于孤独,离开时内心更加伤感。
劝你何不回归,清霅那里有许多亲友。
不久听说你要治理船只,送你到彭蠡湖畔。
现在我又来看望你,三次共赏汀洲的春天。
虽然故乡的乐趣仍在,但如同枯池中的鱼儿。
在僧舍躲避风雨,全靠太守的仁慈。
根据官职领取冬夏衣物,计算俸禄度过早晚时光。
没有妻子只能独自入睡,失去孩子泪水湿透衣襟。
苍天深远难以理解,为何唯有好人受困。
您的胸怀开阔豁达,顺应自然,乐天知命。
写诗效仿陶渊明,随性而为,不拘一格。
最开心的是酒杯中有酒,园中竹子带来乐趣。
我向往高尚的义行,如同享用丰盛的宴席。
在华丽的大堂之上款待你,每年都有百谷满仓。
若无饥饿寒冷之忧,就可以告别仕途。
世俗的眼光已经淡薄,这里并非等同于其他地方。

注释

直道:正直的道路。
黜:贬斥。
士生:读书人。
科第:科举考试及第。
宦达:官运亨通。
邅屯:挫折、困顿。
车脱辐:比喻失去支持或帮助。
茅屋:简陋的房屋。
荆榛:荆棘。
伏腊:古代的两个节日,指夏季和冬季。
陶然:愉快的样子。
列鼎铺重茵:形容生活奢华,宴席丰盛。
簪绅:古代官员的服饰,代指仕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舜俞的《次韵酬郏郎中》,通过对友人生活境遇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清廉贫困生活的感慨和对其归隐的劝慰。诗中提到“直道”不被重用,士人常困于贫穷,但赞扬了友人即使仕途坎坷仍坚守清廉,视道义为重。四十虽有官位,五十却遭遇挫折,生活艰辛,居住在偏远的山中茅屋,耕作艰难,时常挨饿。诗人感叹友人的孤独,劝他回归故乡,享受亲友团聚的快乐,并提及友人因太守的仁德得以暂时缓解生活困苦。

诗中以“枯池鳞”比喻友人在故乡的处境,虽然有僧坊避风避雨,但生活依然清苦。诗人羡慕友人能超脱世俗,自在度日,饮酒赏竹,有如陶渊明般的生活态度。他想象如果友人能在华堂之上受到优待,不再受寒饥之苦,那将是对高尚品德的最好回报。然而,现实社会对这种清高往往不理解,认为此地非同寻常。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也寓含了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友人高尚情操的赞美。

收录诗词(157)

陈舜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湖

古山泻仙源,坤舆凿虚境。

宝势相回环,穴阑清倒影。

群冰人无惊,泛泛华桨并。

山上放歌行,不少有遗景。

谁意注灵波,溉田三万顷。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初入太湖

东南有具区,三万六千顷。

百川之雄伟,咸池借溟涬。

玉堂在其下,莫知日月永。

鸱夷昔不返,肯顾市朝请。

素怀邈已劳,孤泛此方逞。

刺沙出林荒,度浅动蘋荇。

渐尽行渐远,湾转势弥迥。

疑非地可载,直与天作镜。

青空四垂幕,乱山不能屏。

淼茫白鸟行,浩漾好云影。

逻呼十桨急,罛横九帆并。

霁中波有光,风后浪犹猛。

澎湃闻乍惬,抛磕内还省。

我量觉蹄涔,此身实萍梗。

渊神慄寒肌,浸气飘素领。

观澜念往术,濯缨悼前眚。

未能追高谢,且以卒流景。

吟非誇独清,济乃仗中静。

寄谢洞庭君,终来老鱼艇。

形式: 古风

初见庐山

溯洄江上山,千里皆可爱。

忽见匡庐峰,气势一何大。

崔嵬青天屏,叆叇白云盖。

藤萝拂金绳,瀑水挂玉带。

未雨龙穴藏,摩空鸟飞碍。

疑非红尘间,邈在万物外。

闻有高世士,眠云不知载。

饮露餐朝霞,啸月下天籁。

轩冕何足道,天地乃投芥。

吾能与之游,无庸去浮海。

形式: 古风

灵祐观

缅彼幽虚天,曾是众仙囿。

宫祠宅来仪,绀瓦覆苍甃。

窗扉秘环佩,几席被文绣。

传闻祀祷神,祠宫灿如昼。

樵苏避山村,草木长疏秀。

祥符圣天子,慕道比轩后。

县官典修完,锡名揭灵祐。

星珰捧金龙,沉以玉简副。

迩来三十年,寂寞事非旧。

黄冠守萧堂,香火杂薪槱。

神州祠太乙,司农治华构。

休祥祚邦国,岩穴甘僻陋。

游人独何求,丰碑读古籀。

形式: 古风 押[宥]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