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危阁压山冈,晴空疑鸟行。
胜搜花界尽,响益梵音长。
有月堪先到,无风亦自凉。
人烟纷绕绕,诸树共苍苍。
榻恋高楼语,瓯怜昼茗香。
此身闲未得,驱马入残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景象,充满了静谧与深远的意境。开篇“危阁压山冈”一句,便设定了高峻的建筑与自然山川相呼应的宏伟场景。“晴空疑鸟行”则是对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描绘,表现了诗人观察细致,捕捉到了天空中难以分辨的飞鸟。
“胜搜花界尽,响益梵音长”两句,展示了北阁之上的广大景色,花开满径,但不见繁华,只有悠扬的梵音回荡在耳边,这是对听觉美的追求,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有月堪先到,无风亦自凉”一句,月亮似乎比实际更早地到达了这里,即便没有风,也能感受到自然界特有的凉意。这是对夏夜清凉的一种描写,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独特感受。
“人烟纷绕绕,诸树共苍苍”两句,则转向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尽管有人的活动,但并不扰乱这份宁静,反而与周遭的树木一同沉浸在深绿之中。
“榻恋高楼语,瓯怜昼茗香”两句,是诗人对北阁这一空间的依恋,以及对昼间茶香的留恋。这里的“榻”是指靠椅或床铺,“昼茗”则是白天时分的茶香。这不仅是物质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慰藉。
最后,“此身闲未得,驱马入残阳”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即将逝去的日光所做的一种逃避。尽管身体尚未获得真正的悠闲,但诗人仍然选择骑上马匹,追逐那最后的余晖,这是对自由和生命的一种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在夏日里对于宁静、超脱与自由的追求。
不详
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日日唯忧行役迟,东归可是有家归。
都缘桂玉无门住,不算山川去路危。
秦树梦愁黄鸟啭,吴江钓忆锦鳞肥。
桃夭李艳清明近,惆怅当年意尽违。
正怜云水与心违,湖上亭高对翠微。
尽日不妨凭槛望,终年未必有家归。
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
此地又愁无计住,一竿何处是因依。
玉槛瑶轩任所依,东风休忆岭头归。
金笼共惜好毛羽,红觜莫教多是非。
便向郤堂誇饮啄,还应祢笔发光辉。
乘时得路何须贵,燕雀鸾凤各有机。
曲江岸上天街里,两地纵生车马多。
不似萋萋南浦见,晚来烟雨半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