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相国以华岳图见赠赋谢

平生耽林壑,所志止一丘。

岱宗曾登眺,四岳皆未游。

投我《太华图》,公意在山陬。

莲花三峰矗,气象何崒崷。

其高五千仞,天半烟云收。

下有茅龙躅,一去今千秋。

金堂与石室,仙踪不可求。

公从政事堂,解组言归休。

当著谢公屐,名山胜景搜。

蹉跎为恋阙,京国还羁留。

我未遂初服,世故当分忧。

何时携筇杖,长啸万峰头。

披图坐嗟叹,仰望空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清代彭蕴章的《寿阳相国以华岳图见赠赋谢》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仕途的感慨。首句“平生耽林壑,所志止一丘”表达了诗人一生酷爱山林,志向在于隐居山野。接着,诗人提到自己虽曾登临泰山,但四岳中的其他山峰还未游历,暗示了他对华岳(即西岳华山)的向往。

“投我《太华图》,公意在山陬”写相国赠送华岳图,意图让诗人感受华山的壮丽景色。诗人对华山的描绘细致入微,赞叹其莲花三峰高耸入云,气象峥嵘。“其高五千仞,天半烟云收”形象地展现了华山的雄伟壮观。

诗中还提及了华山的神秘洞穴和传说中的仙踪,暗示了华山的超凡魅力。然而,诗人也提到了自己的仕途转折,从政事堂退隐,希望能如谢公那样遍游名山。“蹉跎为恋阙,京国还羁留”表达了他对朝廷的眷恋和未能立即实现隐居愿望的遗憾。

最后,诗人表达了期待退休后能携杖游历的愿望,感叹于现实的羁绊,只能对着华岳图发呆,感叹不已。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5)

彭蕴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羊祜

不见降幡出石头,襄阳遗爱断碑留。

东征苦进平吴策,南渡先防避狄秋。

身后功名归武库,闺中封邑继酂侯。

怪君早识王夷甫,未向朝廷进一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林逋

有人嵩少买松关,新侍君王泰贷还。

风雪半湖梅对屋,云霄万里鹤归山。

庐犹傍墓魂应恋,名不因诗稿可删。

一棹江淮寻旧梦,倦游回首自萧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杜密

前后同称三李杜,阳城厉俗志翘然。

丹心座上惭王昱,青眼尘中识郑玄。

党锢英名先怒虎,休扬令闻罪寒蝉。

逃刑避难非臣节,卓行今犹并颍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舟过姚湾

踏遍山程又水程,还家有梦不胜情。

千条官柳轻烟色,万橹漕艘急浪声。

书味岂因莼菜改,莱斑犹胜锦衣荣。

天心定解离人恨,莫遣潇潇夜雨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