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窦复者世居镇戎能道边事

君不见镇戎德顺弓箭手,耕种官田自防守。

相团置堡禦蕃军,下视贼庭殊不有。

杀羊取骨燃艾炙,试卜赋兵知拾寇。

都校招呼入堡居,堡外重围百里馀。

墙低城小不难破,贼箭如棚城上过。

堡中不及数十人,且斗且骂且欣欣。

登陴斫门谓平取,应弦死伤已无数。

窗间定箭射酋豪,一箭已闻哭声举。

争将锦囊裹贼尸,鸣金收众唯恐迟。

不唯城堡依然固,吾众不伤毫与釐。

自从干戈动四鄙,覆军杀将曾无耻。

朝廷未省遗边功,何事此勋不闻记。

安得天兵百万众,尽如此辈坚且勇。

形式: 古风

翻译

你可曾见过镇守边疆的德顺弓箭手,他们在官田劳作同时守护家园。
他们联手构筑堡垒抵御番军,俯瞰敌营,毫无畏惧。
宰羊取骨燃烧艾草,占卜出征的吉凶,预知敌人的动向。
都校召集众人进入堡内居住,堡外包围圈绵延百里。
城墙虽低小,但难以攻破,敌人的箭矢像雨点般从城墙上掠过。
堡内人数不足几十,他们一边战斗一边咒骂,却充满斗志。
登上城墙砍门,仿佛胜利在握,敌人应弦倒下无数。
窗户间瞄准敌首射箭,一箭即刻传来哭喊声。
人们争先恐后地用锦囊包裹敌尸,鸣金收兵,唯恐迟疑。
不仅城堡坚固,我们的队伍也毫发无损。
自从战乱四起,敌军覆灭我军将领,无人顾及边功。
朝廷并未察觉这些边疆功绩,为何不记录这样的功勋?
但愿天降百万雄师,皆如我们这般坚韧且英勇。

注释

镇戎德顺:指守卫边疆的德顺地区的弓箭手。
官田:官府分配给士兵耕种的土地。
蕃军:指入侵的敌军。
拾寇:捕捉或消灭敌人。
都校:军事指挥官。
鸣金:古代战争中用来收兵的信号。
干戈:兵器,借指战争。
遗边功:遗留下来的边疆功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疆军事生活的画面,展现了边防士兵们的英勇坚守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开篇便以“镇戎德顺弓箭手,耕种官田自防守”勾勒出边境军人的日常生活,他们既是战士,也是农民,自食其力,同时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诗人通过“相团置堡禦蕃军,下视贼庭殊不有”几句,形象地描绘了边防堡垒的严密和敌人的无所作为。紧接着,“杀羊取骨燃艾炙,试卜赋兵知拾寇”则展示了士兵们在等待战斗的空隙中,依然保持着高度警觉,通过烧骨占卜以预测敌情。

“都校招呼入堡居,堡外重围百里馀。墙低城小不难破,贼箭如棚城上过。”这些句子表达了边防军民在面对强大敌人包围时的从容应对,他们凭借坚固的堡垒和勇敢的心灵抵御着外来的侵袭。

诗中“堡中不及数十人,且斗且骂且欣欣。登陴斫门谓平取,应弦死伤已无数。”则透露出尽管守军人数不足,却依然以寡敌众,以勇制胜的英姿。他们在战斗中或是激励士气,或是在悲壮中寻找生机。

“窗间定箭射酋豪,一箭已闻哭声举。”这里描写了战争的残酷,箭矢穿透敌人的要害,引发出痛苦的哀嚎。紧接着,“争将锦囊裹贼尸,鸣金收众唯恐迟。”则展现了胜利后的场景,战士们在收拾战果时的急迫心情。

最后几句“不唯城堡依然固,吾众不伤毫与釐。自从干戈动四鄙,覆军杀将曾无耻。”表达了边防军民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他们不仅守住了自己的城堡和土地,而且在战斗中未受重创,这种英勇的行为值得赞扬。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将边境军人的坚韧不拔与敌人颓败无能形成鲜明对照,展现了一幅战争与和平共存的生动画卷。

收录诗词(6)

王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佛光寺

五台山上白云浮,云散台高境自幽。

历代珠幡悬法界,累朝金刹列峰头。

风雷激烈龙池夜,草木凄凉雁塞秋。

世路忙忙名利客,尘机到此尽应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游碧落洞

寻幽碧落外,此境真洞天。

乳窦穿碧涧,葆树蒙塞烟。迹与氛?绝,身亡名利缠。

日暮懒回首,迟拍洪崖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白云寺

幽人何处住,古寺白云高。

问路不知远,到山方觉劳。

半窗看竹石,一枕听松涛。

我亦清幽者,煮茶读楚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小蓬莱歌

仙之山兮□□,仙之水兮委陀。

驾轻车兮□□,□扁舟兮咏歌。

轶层巅兮□□,□□流兮白石楚楚。

上切汉兮□□,□□□兮在下。

崖花兮春芳,涧□□□□。

□□澄兮缣素,冰霜结兮璆琅。

□□□□鱼,鸟跃飞兮谁使。

石□年兮一□,三万里兮弱水。

于嗟蓬莱兮仙水是室庐,世之人兮莫知其歌□。

□□□兮披荆棘,驱虎兕兮□□□。

□□□兮海涛白,倒光景兮□□□。

□□□兮执华予,眇流盼兮□□□。

□□□兮涛无期,碧荔为衣兮□□□。

□□埃?兮不可以控抟,□□□□□□□憺忘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