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词效李长吉体(其五)五月

湘帘捲秋水,玉簟凉冰肌。

鹍弦诉幽怨,凤笙吹参差。

杯浮甘露浆,井汲铅华水。

歌罢綵云空,南薰四筵起。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的清凉景象,通过多种感官体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先,“湘帘捲秋水”,运用了“湘帘”这一意象,象征着轻柔的帘幕被卷起,仿佛是秋水在流动,给人一种清凉和宁静的感觉。接着,“玉簟凉冰肌”,描述了竹席的凉爽,如同冰块般触感,直接触达肌肤,进一步强化了夏日傍晚的凉爽气氛。

“鹍弦诉幽怨,凤笙吹参差”两句,运用了音乐的意象,鹍弦(可能是指筝或琵琶)和凤笙(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它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诉说着深藏的幽怨与情感的波动,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杯浮甘露浆,井汲铅华水”则描绘了饮品的清凉与纯净,甘露浆和铅华水(可能指的是井水)都给人以清凉解渴之感,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简单与纯净。

最后,“歌罢綵云空,南薰四筵起”中,“歌罢”意味着歌声停止,而“綵云空”则可能象征着歌声飘散后的空灵与寂静。“南薰”是中国古代对东南风的称呼,这里用来形容微风带来的清新与舒适,而“四筵起”则暗示宴会的开始,整个场景从静谧转向了热闹与欢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夏日傍晚从宁静到热闹的变化过程,以及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和生活哲思。

收录诗词(998)

陈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二月词效李长吉体(其六)六月

赤帝来,火龙出,下土炎炎畏红日。

翠华摇摇宴水晶,仙风泠泠透骨清,何须赤脚踏层冰。

形式: 乐府曲辞

十二月词效李长吉体(其七)七月

星桥驾乌鹊,秋竹度秋萤。

舞衫嫩凉结,纨扇幽恨并。

蘼芜花正发,衰兰色已零。

霄寒紫罗荐,露湿芙蓉屏。

孀妾耿忘寐,此心常独惺。

形式: 乐府曲辞

十二月词效李长吉体(其八)八月

桂影月中现,桂香天外飘。

玉佩湘娥解,锦瑟佳人调。

灯青兰膏煖,灰寒沉水消。

城鸦啼粉堞,河落曙萧萧。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萧]韵

十二月词效李长吉体(其九)九月

井梧叶落银床冷,月下孤鸾吊寒影。

院宇沉沉清似水,闪闪光摇烛花紫。

长歌白纻敲悬珰,绿香绣幕愁夜长。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