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令.送春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翻译

清晨里扬鞭打马欢欢喜喜回家,昨晚沉沉的醉意还没有全消。夜里下过小雨,现在已经放晴,燕子双双在微风中轻飘。
山不尽,水无边,回头眺望来路真是漫长遥远。眼看就要与家人团圆,往日那些送春的惆怅滋味,怀念远方亲人的愁苦情怀,如今都交给飞扬的柳絮一起飞。

注释

一鞭:形容扬鞭催马。
困流霞:沉醉于酒中,流霞:美酒霁:晴。
望中赊:回望来路遥远漫长。
赊,遥远。
分付:交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归家图,诗人以一种淡然的笔触勾勒出一场小雨过后的清新景象。"一鞭清晓喜还家"中的“一鞭”意指轻快地策马前行,表达了诗人归家的喜悦心情。"宿醉困流霞"则透露出诗人昨夜饮酒至醉,但现在却因为春日的美好而被唤醒。

"夜来小雨新霁"与"双燕舞风斜"一同描绘了雨后清新的景象,小雨洗净了尘世的喧嚣,而双燕在斜阳下起舞,显得格外生动。"山不尽,水无涯"则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感慨,这里的“山”和“水”并非实指,而是诗人心中那份广阔与深远的情怀。

"望中赊"一词,表达了诗人在这春日里,对远方的思念。"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则将对春天的惜别之情,与对远方亲人的深情,寄托于随风飘落的杨花之中。这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时光易逝、离别难免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心境。

收录诗词(30)

万俟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北宋末南宋初词人。自号词隐、大梁词隐。籍贯与生卒年均不详。哲宗元佑时已以诗赋见称于时。据王灼《碧鸡漫志》卷2记载:“元佑时诗赋老手”。但屡试不第,于是绝意仕进,纵情歌酒。自号“大梁词隐”。徽宗政和初年,召试补官,授大晟府制撰。善工音律,能自度新声。词学柳永,存词27首

  • 字:雅言
  • 生卒年:1135

相关古诗词

卓牌儿/卓牌子.春晚

东风绿杨天,如画出、清明院宇。

玉艳淡泊,梨花带月,胭脂零落,海棠经雨。

单衣怯黄昏,人正在、珠帘笑语。

相并戏蹴秋千,共携手、同倚栏干,暗香时度。

翠窗绣户。路缭绕、潜通幽处。断魂凝伫。

嗟不似飞絮。闲闷闲愁,难消遣、此日年年意绪。

无据。奈酒醒春去。

形式: 词牌: 卓牌子

明月照高楼慢.中秋应制

平分素商。四垂翠幕,斜界银潢。颢气通建章。

正烟澄练色,露洗水光。

明映波融太液,影随帘挂披香。

楼观壮丽,附霁云、耀绀碧相望。宫妆。三千从赭黄。

万年世代,一部笙簧。夜宴花漏长。

乍莺歌断续,燕舞回翔。

玉座频燃绛蜡,素娥重按霓裳。

还是共唱御制词,送御觞。

形式: 押[阳]韵

武陵春

燕子飞来花在否,微雨退、掩重门。

正满院梨花雪照人。独自个、怯黄昏。

轻风淡月总消魂。罗衣暗惹啼痕。

谩觑著、秋千腰褪裙。可㬠是、不宜春。

形式: 词牌: 武陵春

临江仙

寒甚正前三五日。风将腊雪侵寅。

彩鸡缕燕已惊春。玉梅飞上苑,金柳动天津。

□□□□□□□,□□□□□□。

□□□□□□□。春盘共饤饾,绕坐庆时新。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