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高斋归来后对自然景色的深切感受与思考。首句“两宿高斋意倍清”,点明诗人曾于高雅之地停留两夜,心境因此而更加清明。接着“归来丘壑有馀情”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深厚情感,即使回到平日居住的地方,心中仍存留着对自然美景的怀念。
“山添苍翠云新雨,水映空青日乍晴”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雨后的山色和晴朗的水面,山峦因雨水的滋润而显得更加翠绿,云雾缭绕增添了几分神秘感;而清澈的水面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一片空灵的青色,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
“贾竖居奇高物价,老农叱犊课儿耕”则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两个侧面:商人们因商品稀缺而抬高价格,而勤劳的老农们则在田间辛勤耕作,教育孩子学习农事。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以及社会经济与农业生产的现状。
最后,“无端又得雷声隐,当挽银河为洗兵”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渴望和平的心愿。雷声隐喻战争的爆发,诗人希望能够借助银河的力量来洗涤战争的罪恶,寓意着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社会现实以及理想世界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