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其一)

记得同烧此夜香,人在回廊,月在回廊。

而今独自睚昏黄,行也思量,坐也思量。

锦字都来三两行,千断人肠,万断人肠。

雁儿何处是仙乡?来也恓惶,去也恓惶。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翻译

还记得那晚一起点的香,那时人在回廊,月也在回廊。
如今只剩我独自面对昏黄的灯光,行走时思考,静坐时也思考。
信上的字写得密密麻麻,每一行都让人肝肠寸断,万分痛苦。
大雁啊,你的家乡在何方?飞来时心慌意乱,飞去时也是惊惶不安。

注释

记得:回忆。
同烧:一起点燃。
此夜香:夜晚的香烛。
人在:人处于。
回廊:走廊。
而今:现在。
独:独自。
睚昏黄:昏黄的灯光。
行也:行走时。
坐也:静坐时。
锦字:精致的书信。
都来:全都是。
三两行:寥寥几行。
千断:千回百转。
万断:万般痛苦。
雁儿:大雁。
何处:哪里。
是:是。
仙乡:仙境般的故乡。
来也:飞来时。
恓惶:惊惶不安。
去也:飞去时。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剪梅·其一》,以香烟、月色和孤独的夜晚为背景,表达了词人深深的思念之情。首句“记得同烧此夜香”回忆起与旧爱共度的美好时光,点燃的香烟似乎还残留着那时的气息。接下来,“人在回廊,月在回廊”描绘出两人并肩走过的回廊,月光如水,画面温馨。

然而,如今词人却“而今独自睚昏黄”,形单影只,夜晚的光线显得凄凉。无论是行走还是静坐,他的心中都充满了对过去的思念,“行也思量,坐也思量”。他收到的信笺上,只有“锦字都来三两行”,这些文字却足以勾起无尽的愁绪,令人“千断人肠,万断人肠”。

最后,词人问及心上人的去处,“雁儿何处是仙乡?”大雁南飞,象征着离别,词人不知她身在何方,无论是她的到来还是离去,都让他感到“来也恓惶,去也恓惶”,内心充满惶恐和无奈。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远方恋人的深深牵挂,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一剪梅.中秋无月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一落索.信守王道夫席上和赵达夫赋金林檎韵

锦帐如云处。高不知重数。

夜深银烛泪成行,算都把、心期付。莫待燕飞泥污。

问花花诉。不知花定有情无,似却怕、新词妒。

形式: 词牌: 一落索

八声甘州.为建康胡长文留守寿。时方阅拆红梅之舞,且有锡带之宠

把江山好处付公来,金陵帝王州。

想今年燕子,依然认得,王谢风流。

只用平时尊俎,弹压万貔貅。

依旧钧天梦,玉殿东头。

看取黄金横带,是明年准拟,丞相封侯。

有红梅新唱,香阵卷温柔。

且华堂、通宵一醉,待从今、更数八千秋。

公知否,邦人香火,夜半才收。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

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年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