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五首(其五)

辛夷花房忽全开,将衰正盛须频来。

清晨辉辉烛霞日,薄暮耿耿和烟埃。

朝明夕暗已足叹,况乃满地成摧颓。

迎繁送谢别有意,谁肯留恋少环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辛夷花朵忽然全部绽放,正当衰败时却正值盛开,应频繁前来欣赏。
清晨时分,阳光灿烂如烛火映照着朝霞,傍晚时分,微光朦胧与烟尘共舞。
从早到晚光影变化已令人感叹,更何况满地花瓣凋零凄凉。
迎接繁花盛开,目送它们凋谢,似乎别有深意,又有谁会停留片刻,多看几眼呢?

注释

辛夷:木兰科植物,花苞形似玉兰花。
忽全开:突然全部开放。
衰正盛:衰败时却正值旺盛。
频来:经常来欣赏。
清晨辉辉:清晨明亮的光芒。
烛霞日:像烛火般的朝霞。
薄暮耿耿:傍晚微弱的光线。
烟埃:烟雾尘埃。
朝明夕暗:早晚明暗变化。
满地成摧颓:满地花瓣凋零。
迎繁送谢:迎接盛开,送别凋谢。
有意:似乎有深意。
环回:停留、回顾。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通过对辛夷花房忽然全开的描绘,表达了时间易逝和生命无常的情感。诗人用“将衰正盛须频来”强调了珍惜时光的重要性。而“清晨辉辉烛霞日,薄暮耿耿和烟埃”则生动地描绘出春日短暂的特点,以及从明亮到昏暗的转换。

诗中还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变化无常的感慨,“朝明夕暗已足叹,况乃满地成摧颓”,这里“摧颓”指的是落叶,反映出春天过后花落叶枯的景象,更加深化了时间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情感。

最后两句“迎繁送谢别有意,谁肯留恋少环回”则表达了一种对春天美好的接受态度,同时也带有一丝淡然,不愿过多留恋,因为一切都在变化中。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和生命流逝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感春四首(其一)

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遍处处。

东西南北皆欲往,千江隔兮万山阻。

春风吹园杂花开,朝日照屋百鸟语。

三杯取醉不复论,一生长恨奈何许。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感春四首(其二)

皇天平分成四时,春气漫诞最可悲。

杂花妆林草盖地,白日坐上倾天维。

蜂喧鸟咽留不得,红萼万片从风吹。

岂如秋霜虽惨冽,摧落老物谁惜之。

为此径须沽酒饮,自外天地弃不疑。

近怜李杜无检束,烂漫长醉多文辞。

屈原离骚二十五,不肯餔啜糟与醨。

惜哉此子巧言语,不到圣处宁非痴。

幸逢尧舜明四目,条理品汇皆得宜。

平明出门暮归舍,酩酊马上知为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感春四首(其三)

朝骑一马出,暝就一床卧。

诗书渐欲抛,节行久已惰。

冠敧感发秃,语误惊齿堕。

孤负平生心,已矣知何奈。

形式: 古风

感春四首(其四)

我恨不如江头人,长网横江遮紫鳞。

独宿荒陂射凫雁,卖纳租赋官不嗔。

归来欢笑对妻子,衣食自给宁羞贫。

今者无端读书史,智慧祗足劳精神。

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霜白趋埃尘。

乾愁漫解坐自累,与众异趣谁相亲。

数杯浇肠虽暂醉,皎皎万虑醒还新。

百年未满不得死,且可勤买抛青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