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芳园杨柳带烟和,聊试樽前一曲歌。
欲透春光帘半卷,好收山色镜新磨。
鹊非报喜何妨少,雨纵浇花也怕多。
解事小奚知我意,却从竹里抱琴过。
这首清代庆兰的《芳园》描绘了一幅春日园林的画面。首句“芳园杨柳带烟和”写出了园中杨柳在轻烟中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迷人的氛围。诗人借酒消愁,尝试在酒宴上吟唱一曲,表达内心的惬意。
“欲透春光帘半卷,好收山色镜新磨”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光透过半卷的窗帘,如镜般清晰地映照着周围的山水景色,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明媚。诗人似乎在享受这份宁静的同时,也在期待更多美好的事物。
“鹊非报喜何妨少,雨纵浇花也怕多”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微妙感受,认为即使喜鹊带来的好消息不多,也不妨碍心情的愉悦;然而过多的雨水可能会破坏花朵,暗示生活中的平衡与适度更为重要。
最后一句“解事小奚知我意,却从竹里抱琴过”,诗人以小孩不懂得自己的心意,只顾抱着琴从竹林走过的情景作结,流露出一丝孤独与自我欣赏的情绪。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日园林生活的独特感悟。
不详
碧天云净雨初收,水满平桥却碍舟。
忽听屐声丛竹里,是谁先我上层楼。
新柳才青鸟未遮,钓竿好趁夕阳斜。
园中细草凭他长,多恐锄时误去花。
君莫问我诗,我诗多变格。
知音最蚤惟陆君,许我清才世无敌。
自交仁和宋左彝,风人之意时一窥。
南朝鲍谢不可到,侧艳往往如温岐。
吾州数子才不羁,论议绝出高难跻。
南宋不数陆务观,中州姑置元裕之。
嶙峋坡谷犹下乘,更谁比数诗人诗。
我今偏得采诗法,不论浓淡与平奇。
但须妙合兴观群怨之大旨,导源三百其无迷。
江乡旧侣多零落,诗酒过从独有君。
小别那知成永诀,他年谁与定吾文。
难忘共步桥边月,未忍回看渡口云。
一卷芳华初禊草,几回吟讽对炉薰。